1915年9月25日,孙中山(前排中)与中华革命党回国举行反袁革命的重要同志合影,中排右四为王统。
王统(1884-1957),浙江永嘉县场二都(今温州市龙湾区)人。1902年,王统自费到日本留学,升入东京商船学校学习航海技术。因为王统成绩优秀,受到学校一日本教官的激赏,并把王统招为自己的女婿。王统遂在日本东京成家立业,后取日本名武田健子,又称津田良夫。
孙中山最忠实的追随者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王统立即加入,是同盟会最早的成员之一。他成为孙中山的日语翻译员。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王统立即回国参加革命,先到上海,协助同盟会及中部总会在上海的负责人陈其美(字英士),参与上海的光复活动。在上海顺利光复后,王统又回到永嘉老家,同留日同学陈颂英等联络,在温州城区及邻近的乐清县组织民团与敢死队,顺利地光复了这些地区。在浙南光复后,王统又马不停蹄北上,在上海率领部分敢死队成员参加江浙联军攻打南京战役,并立下战功。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布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王统被任命为南京临时政府海军部参谋。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王统随黄兴等到南京参加讨袁战役,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高级将领无心恋战,江苏讨袁军很快失败,主帅黄兴从南京出走,王统从南京回到上海,随侍在孙中山身边,准备流亡日本。1913年8月4日,王统随侍孙中山、胡汉民等前往日本。
中华革命党的第一批党员
从这时起至1916年4月王统奉命回国,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是王统与孙中山来往最密切的时期,也是王统革命生涯中最显赫的时期。
据日本外务省的史料记载,在日本近两年里,王统前后访问孙中山达134次之多。其中有多次是王统带上日籍夫人一起拜访孙中山,还有几次是王统日籍妻子单独拜访孙中山的。孙中山本人也先后六次到东京赤坂区王统的寓所看望王统夫妇,其中至少有两次是登门看望患病中的王统。
王统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孙中山做了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率先宣誓加入中华革命党,打破组党僵局。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到达日本后,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认为民国元年成立的国民党组织涣散,如一盘散沙,这样的党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他决心解散国民党,组织中华革命党,并规定严格的纪律,以防止投机分子入党。对于孙中山的做法,党内高层认为矫枉过正,意见分歧很大,形成僵局。在这种背景下,王统与黄元秀、朱卓文、陆惠生、马素等人于1913年9月27日在孙中山面前履行了全部入党手续,成为中华革命党的第一批党员,孙中山是介绍人兼主盟人。
王统等人带了头,流亡在海外的革命党人纷纷加入中华革命党,聚集到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革命党旗帜下来。
第二,王统全程参与了孙中山筹备组织中华革命党以及制订党章、方略等一系列文件的会议与讨论活动。这也可以看出王统在孙中山心中的地位。
第三,王统与戴季陶作为孙中山的主要日语翻译,参与了孙中山在日本的重要外交活动。
第四,王统受孙中山委托向日本有关方面筹款借钱,资助革命活动。1916年1月18日,王统陪同孙中山与日人矢野三郎商谈借款六万日元作为军费。1916年3月7日,由王统介绍接洽后,王统与廖仲恺陪同孙中山访问日俄贸易社社长松岛重太郎,商讨借款问题。他们一起商谈向日本矿业资本家久原房之助借款事宜,经多次协商,王统于1916年3月8日借到20万日元。3月16日,孙中山又与王统联名收到30万日元,4月8日和4月27日,孙中山又收到10万日元。通过久原房之助,日本共贷给孙中山140万日元。王统作为孙中山与松岛重太郎、久原房之助的牵线人,给孙中山提供了重大帮助。
襄赞革命,累著勋劳
1916年4月,孙中山任命王统为中华革命军海军总司令,令他回上海全权主持策反北洋海军各舰队事宜。经过周密策划,王统计划夺取上海的策电号军舰,然后将策电号军舰开往吴淞,从吴淞炮击上海市区的兵工厂上海机器制造局,在得手后,陈其美指挥陆战部队立即出动,一举占领整个上海。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王统指挥的行动遭到了失败。王统本人在激战中身负重伤从军舰上坠落大海中,后为渔民救起。此次行动失败后,已经从日本回到上海的孙中山很失望,责备王统“过分热心而近似性急”。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建立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孙中山自任军政府大元帅,任命王统为军政府海军总部参谋。
孙中山被西南军阀排挤离开广州后,王统也随后回到了上海,先后在上海轮船招商局和航政局任职,也曾一度在大学任教,讲授海商法课程。
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协和医院病危,王统闻讯特地赶到北京向领袖告别,他回忆当时情形说:“走到先生的病床前,我勉强安慰了几句,先生睁开眼睛点点头。”
王统一生虽无赫赫之名,但正如时人评价他的“襄赞革命,累著勋劳”,这个评价应该是很中肯的。 (摘自3月21日《团结报》 张学继 张小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