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 天

作家文摘 2024年08月09日 ·窦文涛·

  聊天,北京人叫“侃大山”,广东人叫“倾偈”“吹水”,陕西人叫“谝闲传”,东北人叫“唠嗑儿”,四川人叫“摆龙门阵”……语言一产生就开聊了,这是人与人最日常的交流。食色性也,我看“聊”可排第三。

  二十多年前我和嘉宾老友把聊天搬上电视,“锵锵”六千集,这八年《圆桌派》又把聊天节目搬上了网。这辈子净靠聊天吃饭了,感恩之情“油腻而生”,滋出一点儿使命感——我要推广聊天文化!

  这活儿看着轻松,实际难到无可捉摸。主要是纯即兴,事先谁也不知会聊成什么样,不可能胸有成竹。我从没一次有成功的把握,什么结果都得接受,所以也是够刺激。

  聊天,不是会议、不是对话、不是论坛、不是访谈,不是演讲、不是辩论、不是讲座、不是相声,不是脱口秀,不是综艺……它够不上任何一行,但它里头有一切,它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它是自然。聊天没人不熟,可把它搬上节目,是一个新的门类。

  聊天的本质,是在时间中渐次展开的交流空间,是共时分享每一刻的旅程,目的不在结论,而是人与人的连接。它可以跑题跑不停,有脉络而无主题;它不执着于是非对错,只希望你聊得过瘾;它不必一语定乾坤,它允许每个人当下即是;它鼓励七嘴八舌自由插话,只要话头别撂地下;它也可以一人主讲周围捧哏……无命题、无脚本、无结论,它怎么着都行,只要天然形成,天然不拘一格。昆曲《牡丹亭》唱道: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它的主持常常像嘉宾,嘉宾有时像主持,谁都能领唱,控制就是不控制。法无定法,随机应变,顺势而为,不可预演、不可重复。

  绘画、书法,下一笔救上一笔,笔笔相续,续成全图。聊天更是这样,上一句说漏了,下一句补全它;上一位跑偏了,下一位拉回来。在人与人、话题与话题之间周旋推移,“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如是不亦乐乎?

  聊天不仅是分享段子,也是观点的游戏。在主持人看来,观点重要又不重要,重要因为它是谈资,不重要也因为它仅仅是谈资。观点之争没有我们的友好重要,偶尔抬杠怎么会记仇呢?咱聊天不就为了大家开心嘛。我愿没有观点,或冒领任何观点,只要您能聊美了(当然咱们也不是没底线的人)。

  即兴,随兴,尽兴,能越聊越嗨,关键是个兴致;还有一个“闲”字,闲聊天儿,聊闲天儿,有什么用?没用,就是以无用之聊,遣有涯之生。

  但一有了影响,聊天节目也越来越不轻松了,说的人要越来越重视表达的正确、准确,其实听的人别太较劲的话,也能保留多一点聊天的真趣。

  这也是辩证法,不正确、不准确与正确、准确同样重要,二者其实是一对儿,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共存或偕亡,否则形不成对话。感谢不正确、不准确,给我提供了话题;感谢正确、准确,给我提供了导向。况且,有些话是否正确、准确是不确定的,物理学发现了测不准原理,与基本粒子一样,聊天的真相就是不确定,不确定才好玩。     (摘自《新周刊》202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