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低着头

作家文摘 2024年08月09日 ·王计兵·

  如果我低着头,一定不是因为果实,而是因为背负着恩情。

  过去一年,我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出版了自己的两本诗集,《赶时间的人》一年内再版九次。我被央视新闻报道,做客很多档节目,成为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一员,跟随代表团出访美国。这些于我而言都是十分新鲜又神奇的体验。

  “您好,您的快递到了。”2月10日上午,电话打来,尽管五天前,编辑曾经通知过我,可我还是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当时我正在送餐路上,看了看手机上的订单时间,就毫不犹豫地返回我家小店(我老婆经营)。后来我老婆说,拆包装时,我的手是抖的,说话的声音也是抖的,对于一个五十五岁的男人来说,我还是表现出了不成熟。《赶时间的人》,天蓝色的封面,两根指针镶嵌其中,闪电一样醒目、摄心。没错,这是我的诗集,一个外卖员的诗……“您的订单还有10分钟,即将超时。”送餐软件的提示音将我从短暂的失神中拉了回来,我赶紧放下手里的书,急匆匆跨上电瓶车。

  2023年4月,首届新兴国家影像传媒文化论坛在四川德阳举行,我接到邀请。同时收到重庆卫视的邀请,我和爱人一起去参加一期节目。这也是我和爱人结婚三十年来,第一次某种意义上的不是为了生活、生存远行,或者说这是旅行,带着某些特殊的意义。这种感觉让我的思维特别活跃,一路上居然创作了十多首诗歌。我的爱人,同样也处于亢奋之中,一个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乡村女人,跟随着一个一直都在拼搏,一直都没有什么建树的男人,这一刻,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接下来,我的行程开始越来越密集。当我们来到海边,我被震撼了,看似乱糟糟的海浪,退却之后却留下了无比平整的沙滩。那一刻,我居然感觉到了顺从的力量,这种顺从仿佛带着一种对生命的尊重。

  2023年10月,我收到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的邀请,共同出访美国纽约,参加中美民间对话,与美国大卡车司机、畅销书作者芬·墨菲对谈。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能为国家做一点事情,发出一点声音,我感到无比骄傲。

  美国之行结束之后,我在北京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作家朋友,欢迎回家——作家活动周”,我们去了鲁迅文学院,我们走过中轴线,我们登上了奥体馆的顶楼,我们仰望又俯视着北京。一个傍晚,当我落在后面,和几个老师共同走进酒店,一个老师突然望着我说:“你是我们的人吧?”这让我瞬间感到一股从脚掌到头顶的暖流。我微笑着回答,是。我是我们中的一员。

  这就是我的2023年,奇妙经历的一部分。我想对朋友们说,岁月长流,我会做一条平静流淌的河流,安静执着于流淌。   (摘自《天涯》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