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在苏联

作家文摘 2025年02月25日 ·张猛·

  1827年,“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在歌德的日记中首次出现,用来形容一个文学自由交流传播的新时代样貌:“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 ,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此后它被翻译成不同语种,在世界各地传播。

  最先对“世界文学”方案表现出兴趣的苏联人,应该是作家高尔基。1918年夏天之前,高尔基曾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组织科学启蒙与社会文学的机构,如“积极科学发展与传播自由协会”“文化与自由”“社会教育联盟”“艺术活动同盟”等,这些活动使他产生了为人民大众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的想法。

  高尔基的想法很快得到苏联文化部门领导人的回应。当年8月20日,高尔基与苏联共产党内的几位负责人签署了成立“世界文学”出版社的合同。出版社一开始的计划是挑选一批18至20世纪初的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俄文,并添加上“前言、注释和插图”,与此同时,也会出版一些同时期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合同授权高尔基与教育人民委员会签署创办出版社的协议,并规定了该出版社将会由苏联政府通过教育人民委员会拨款。

  高尔基创办出版社既满足了他启蒙民智的个人爱好,也有他审时度势的考虑。1919年,他在给国家出版社的负责人沃罗夫斯基的信中写道:

  近期我们将准备好由英语、德语和法语印制的计划,我们会把这些计划分发到所有的国家:德国、法国、美国、意大利、英国、北欧等等。您也看得出,这是一项宏大的任务,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完成过它,在欧洲没有任何一个人这么做过。政府应当竭尽全力促成这项事业,因为目前来说——它是可以实现的最伟大的文化事业。

  新诞生的苏联政权亟待一场文化的“夺权”。通过高尔基的这一计划,苏联要展示自身的国际视野就有了更多话语权。高尔基在出版社发行的书籍目录的序言中,也强调了这一点:通过“世界文学”丛书的出版,苏联文化可以在统一全世界文化进程中起到关键性组织作用。

  根据最初的计划,出版社划分出“东方部”“西方部”和“诗歌部”,依照书籍内容的难易程度,所出版的书目又分成了基础系列、“人民丛书”系列和“新外国文学”系列。

  世界文学出版社一共存在了六年(最活跃的时期是前三年),1924年该出版社合并到了国家出版社列宁格勒分社。由高尔基等人制订的宏大计划,直到今天也没有完成(在1919年的出版目录上,曾列出了1200位作者和众多作品)。在该出版社发行的220本书中,最主要的是“西方部”的作品,东方作家的作品只占了七本。“人民丛书”系列计划出版5000种,最终发行了50种单行本。  (摘自《读书》202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