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无情的人

作家文摘 2025年02月25日

  《坏血》 [美]约翰·卡雷鲁著 成起宏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5年1月出版

  希拉洛斯是一家硅谷初创公司,2014年创立,不久就成了业界神话。这不仅因为创始人兼CEO伊丽莎白·霍姆斯年轻、迷人,而且因为它开创的血液检测技术——使用手持设备即可通过一小滴指尖刺血进行200多项医学检测,包括癌症。《华尔街日报》记者、两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约翰·卡雷鲁以完整的细节、冷静的笔触揭开了这个规模巨大的商业欺诈案的内幕。

  

  一天晚上,埃迪工作到很晚,伊丽莎白去了他的工作室。她对他们的进展节奏感到不满,想让工程部门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运转,以加速开发的进度。埃迪认为那不是个好主意。他的团队已经在加班加点了。埃迪拒绝了伊丽莎白的提议。他告诉她,即使安排轮班,这样连轴转也会将他的工程师们榨干。“我不在乎。我们可以换人,”伊丽莎白回道,“公司才是最重要的。”

  埃迪觉得她不会真的像听上去那样冷酷无情。但她那么专注于达成她的目标,似乎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决策是否现实。埃迪注意到她的桌子上有一张剪报,是从最近一份关于希拉洛斯的媒体报道上剪下来的。上面的话出自钱宁·罗伯逊,公司董事会里的斯坦福大学教授。那话是这样写的:“你开始意识到,你正望着另一个比尔·盖茨或史蒂夫·乔布斯的眼睛。”

  那是她为自己设定的高标杆,埃迪想。不过,如果有谁能越过这个标杆,那可能就是这个年轻女子。埃迪从未见过这么发奋图强、冷酷无情的人。她晚上只睡四个小时,整天嚼着巧克力裹的咖啡豆,给自己注入咖啡因。他试过劝她多睡会儿,过得更健康一点,但她毫不理睬。

  埃迪知道,即使倔强如伊丽莎白,也还是有人能说动的:一个叫桑尼的神秘男人。伊丽莎白多次提到他的名字,足以让埃迪了解到关于他的某些基本信息:他是个巴基斯坦人,比伊丽莎白年长,他们是一对情侣。据说桑尼在90年代末卖掉了他参与创建的一家互联网公司,赚了一大笔。

  桑尼没在希拉洛斯公司露过面,但在伊丽莎白的生活中似乎分量很重。2006年底,在帕洛阿尔托饭店举行的公司圣诞晚会上,伊丽莎白喝得太多,没法自己回家,于是她打电话叫桑尼来接。正是那次,埃迪得知他俩住在几个街区外的一套公寓里。

  桑尼并不是唯一一个给伊丽莎白提供建议的年长男人。她每周日与唐·卢卡斯一起吃早午餐,地点在后者位于阿瑟顿的家中,那是帕洛阿尔托北部的超级富人区。她通过卢卡斯认识的拉里·埃里森也能影响她。卢卡斯和埃里森都在希拉洛斯的第二轮融资中投了钱,用硅谷的说法叫作“B轮融资”。埃里森有时候开着他的红色保时捷过来查看自己的投资情况。听到伊丽莎白以“拉里说……”作为开场白是很稀松平常的事。

  埃里森也许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净资产达250亿美元,但这并不是说他就是理想的楷模。在甲骨文公司初创时,众所周知,他夸大自己的数据库软件功能,发布的各个版本都满是漏洞。但在医疗设备行业你可不能这么做。

  我们很难知晓,伊丽莎白运营希拉洛斯的方式有多少是她自己的,有多少是来自埃里森、卢卡斯或桑尼,但有件事很明显:当埃迪拒绝让他的工程师团队7天24小时工作时,伊丽莎白并不开心。他们的关系从那一刻起冷淡下来。

  没过多久,埃迪发现伊丽莎白在招募新的工程师,但她没有叫他们去埃迪那里报到。这些人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团队,一个竞争团队。他突然明白了,伊丽莎白正在挑动他的工程师团队和新的团队彼此对抗,某种企业版的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