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

围 墙

作家文摘 2025年06月06日 ·王利群·

  天刚放亮,杏林山上把守石家糖坊大门的山柱,就喘着粗气跑到石长根家说:老族长,不好了,又跑下山十几个年轻人!

  石长根一愣,说:什么?咱那高大的围墙是纸糊的?我昨天刚宣布完“不准私自下山”的族规,他们还敢跑?

  山柱说:嗨呀,都像疯了似的,我不开大门,就翻墙跑……咱这糖坊都快成老人坊了。

  石长根说:我不怕别的,就担心咱的做糖手艺被传到外面去。你说那年往山上逃,我咋恁糊涂?咋把那本祖传做糖秘籍藏到六岁小儿富贵身上了呢?结果他,唉……如今这帮人跑下山再把做糖手艺传出去,那我就成石家糖坊的罪人了。

  山柱说:嗨,那事您也别太自责。只是富贵至今下落不明,挺让人难过……听说山外都实现机械化了,咱还在山里用手鼓捣这点糖,不要受穷吗?

  石长根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是将来掌管糖坊的接班人,决不能有活思想呀。我老了,保护做糖手艺不外传全靠你了。

  解放前,石长根带领石姓族人原本在杏林山下开糖坊。他们利用祖传秘籍制做的糖果,深受人们喜爱。有个警察局长总想霸占祖传秘籍,就以通匪为名,对其大肆捕杀。他们只好逃上高耸险峻的杏林山。新中国成立,才过上安稳日子。改革开放开始,年轻人看出脱贫致富的希望,掀起一波又一波下山发展的浪潮。这使担心做糖手艺外传的石长根忧心忡忡。

  入夜,石长根怕再有人私自下山,便沿着石家糖坊的围墙巡察,正撞见有几个人在逼山柱开门。看他举着拐杖奔来,忙翻墙往山下逃。石长根怒声大喊:谁要把做糖手艺传出去,我就开除他族籍!

  喊声砸到高大的围墙上,惊飞杏林中的山鸟,荒凉的杏林山显得更加漆黑寂寥。

  时光荏苒,一晃三十多年过去。跑到山外打拼的年轻人,虽然没开糖坊,却把其他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每当春节临近,不管工作多忙,路途多遥远,他们也要赶回家过年。

  除夕的傍晚,把守大门的山柱看他们在墙外越聚越多,便问石长根是否开门放他们进来?已经九十多岁的石长根则黑着脸,仍像往年那样把拐棍往围墙上一指。

  今年围墙里的人不再沉默,都一齐围住石长根说:老族长,打开大门吧,别让他们再翻墙了。这次是扶贫办老高发动他们回来的……石长根神色一凛,喝道:族规岂能说改就改?

  这时,就听山柱喊道:老族长,扶贫办的老高领一群人在叫门。石长根没好气地说:他肯定又来磨叽乡村振兴那些事,不见!山柱忙说:不是,他说他把富贵找回来了。

  啊?石长根激动得浑身直抖。

  墙外果然传来自称富贵的喊声:爹呀,开门哪!

  石长根镇静了好大一会儿,才手捂心口问道:富贵,你还活着?你咋找到这儿的?

  墙外的声音有些哽咽:爹呀,是扶贫办的老高,发动在山外打拼的人,把石家糖坊的糖推销到各地,我是吃了咱的糖味找到家的。

  石长根便说:口说无凭,你把那本做糖秘籍拿出来我就认你!

  只听老高抢着喊道,大叔,富贵哥如今已是身价上亿的大老板了。他不仅一直珍藏着那本秘籍,还让厂家根据那上面的技术制造了做糖机器。这次回来他不但要组织大家把石家糖坊扩建为糖果厂,还要用高新技术把杏林山上的山杏打造成品牌果品,使杏林山变成流金淌银的金山银山!

  这回山柱没待石长根发话,便推开大门。父子相拥而泣,石长根捧着做糖秘籍,喃喃地说:祖传手艺保住,保住了。

  大年初一的太阳又大又亮,一阵鞭炮声过后,富贵开动了做糖机器。人们吃着从机器里蹦出的糖果,欢呼雀跃。

  石长根悄声对富贵说:这机器只归咱们使用,不许……未等他说完,只听轰的一声,那面被人翻越得豁牙锯齿的围墙,竟轰然倒塌,涌进一群又一群山外的人。

  石长根急忙一边责令山柱找人砌墙,一边挥舞拐棍大喊:肯定是这帮想偷咱手艺的山外人推倒了围墙,快跟我把他们轰出去!

  老高看大家不但未动,反而望着不断从断墙边涌进来的人直笑,忙拦住石长根劝道:大叔,节气到了……不信你看。

  只见春风吹拂着尚未倒塌的围墙上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白雪化成一股股春水,滴答滴答击打着围墙的根基,如同奏响一首春天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