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梧桐

作家文摘 2023年12月19日 ·殷若衿·

  上海的冬季,多有阴冷潮湿的天气,因而会显得晴天的冬日艳阳格外温暖明亮。倘若遇到这样一个阳光明丽的好天气,你一定要记得去旧法租界的小街上走一走。这时,你便会见到那夹道的法国梧桐,叶子已泛了黄,在阳光下婆娑起舞,温柔地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映照在老洋房的雕花门楣上。

  许多年前,我曾在这样一个初冬时节背着相机,走遍了福州路新天地、淮海路、衡山路、武康路等上海旧英法租界街区,拍下了一组名为“法国梧桐与上海的街”的照片,印成明信片,放在我当时在田子坊的店铺里贩售。我清楚地记得,一对旅居法国的上海伉俪来到店里见到这套明信片格外欣喜的样子,直说太好了太好了,一口气买了好几套,自己珍藏一份,还要带回法国,送给每一位思乡的寓居海外的上海朋友。

  也许每一个人关于故乡的记忆里,都有一棵树的影子吧。对于上海人来说,旅人的记忆便是冬日里金黄灿烂、树影婆娑的法国梧桐。

  关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法国梧桐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呢?我想,应该可以追溯到初来上海的时光。那时我刚大学毕业,初来乍到,没什么朋友,也是这样梧桐叶树影婆娑的斑斓秋季,常常喜欢一个人坐在9字打头的双层巴士的顶层,从虹桥路出发,一路可以被淮海路的梧桐叶子摩挲,最后穿过老城隍,然后下了车几步就到外滩了。这一路偶尔可以去探访深藏在法国梧桐树影中某个角落的老洋房,偶尔可以去福州路图书大厦,收一些旧上海电影和音乐碟片,《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神女》《新女性》……周璇、姚敏、姚莉、李香兰、白光……渐渐勾勒起80多年前氤氲月光下旧上海的轮廓。

  再后来,对藏在这座城市法国梧桐间的老洋房,慢慢有了新的牵系:在汾阳路白公馆举行婚礼,在绍兴路的老房子里谈定自己第一本书的出版计划,在东平路梧桐叶子拂过的咖啡馆窗前写下自己第一本书,在马勒别墅过生日,在永嘉路雍福会为女儿过生日……最初,似乎是以游人和探究者的身份和心态去看这座城,后来,便一层一层把自己的人生记忆叠加了进去。

  有一日,东来说,打算写一部以上海为背景的小说,约我在旧法租界暴走一日,找找感觉。我欣然赴约。我们在华山路各吃了一碗面,又踏着法国梧桐落下的斑驳树影,走过武康路、五原路、汾阳路,一直漫步到永康路,最后找一家小咖啡馆坐下来,喝了一杯咖啡,竟未觉得特别疲累。

  东来说,她的小说或许要从清末民初写起,写到如今这个时代,大概要重叠上几代人的故事了吧。也许对于一座城市,一代人又一代人的记忆是如车辙般一层一层碾压上去的。东来的小说也许会带入更漫长的时间河流,在这条河流里,有街上风景或繁华或冷清如用手掌轻轻挥之而去的层层变迁,也有江河轮廓不变的永恒。

  那永恒中,也许亦有几代人记忆里,冬日明丽阳光下法国梧桐舞动的婆娑树影。       (摘自《草木有情:跟着节气寻人间清欢》,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