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盗版案侦破亲历记

作家文摘 2024年01月23日 ·赵进一·

  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新版《辞海》彩图本、普及本及缩印本先后面市,这是全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然而,仅过半年,即2000年4月,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在北京、山东、安徽、河北、陕西、新疆等地,相继发现新版《辞海》的各类盗版本,且印刷、装帧质量极其低劣。

  那年,我正在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工作,骤闻此讯,内心震惊不已。谁也没想到,竟然有人敢对这样一部顶级图书“下毒手”。更令人惊讶的是,盗版本出现得如此快,新版《辞海》不过才刚刚上市。

  2000年5月26日,1999年版《辞海》主编夏征农、副主编叶叔华会同钱伟长、苏步青、李国豪、谈家桢、翁史烈、钱谷融、徐中玉等参与编纂的学界泰斗,联合发出《打击盗版,维护〈辞海〉作者、出版社合法权益刻不容缓》呼吁书。同天,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李伟国向各大媒体郑重宣布:凡发现盗版《辞海》任一版本,并提供确凿或有价值的线索,我社将根据查处结果给予相应奖励,最高金额可达15万元人民币,并为检举者严格保密。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桂晓风表示:《辞海》的盗版是一起严重事件,一定要列为重点案件进行追查。

  汉中放长线,山东初告捷

  2000年5月,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到有关“汉中印刷厂在大规模盗印《辞海》普及本”的举报信;6月8日,上海辞书出版社与上海市版权局、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组成的联合专案组飞抵陕西省汉中市。在陕西省版权局和汉中市公安局的配合下,上海专案组查明:近一个月内,汉中印刷厂在没有办理任何合法手续的前提下,非法盗印1999年新版《辞海》5000套,委印人是西安书商李渭渭和南京书商哈翎,盗印《辞海》所用的胶片也由他们提供。

  专案组特意找到汉中印刷厂党委副书记陈文德、副厂长张明核实,没想到,这二人竟矢口否认,甚至签字画押“愿意承担法律责任”。当天下午,专案组侦查员在该厂装订车间的废纸堆里,发现《辞海》印刷样张,在拣出时被突然冲出的一名青工抢走。陈文德以厂长张一鸣出差为由,百般推脱专案组的协查要求。专案组迅速将案情上报北京,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遂将此案列为“2000年全国重点督办案件”。

  与此同时,上海辞书出版社又收到一封信件,举报“山东省东营市新华印刷厂涉嫌印刷盗版《辞海》”。上海专案组领导讨论后认为,汉中印刷厂的盗印情况已基本摸清,可暂且搁置以放长线钓大鱼,眼下应趁新华印刷厂的犯罪嫌疑人尚未警觉,立刻转战山东。

  2000年6月15日晚上10点,上海专案组赶到新华印刷厂,当场在一个垃圾坑内查获一块印刷盗版《辞海》用的PS版。原来,2000年1月,受北京不法书商吕某委托,新华印刷厂以每本58元的印工费,非法印刷新版《辞海》缩印本5000册,盗版所用胶片由吕某提供。新华印刷厂法人代表到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投案。9月下旬,吕某在家人的陪同下携带25万元人民币,向上海警方投案自首。

  再战汉中使出“杀手锏”

  2000年11月初,上海辞书出版社又收到一封署名“一名有良知的共产党员”的举报信,信中提供了汉中印刷厂盗版《辞海》时所用纸张来源的重要线索。上海专案组根据这条线索来到山东济南某造纸厂核查时获悉,汉中印刷厂曾于1999年12月在该厂购买35吨40克字典纸,每吨价格为8034元。据行家计算,这些字典纸正好印刷5000套《辞海》普及本。手握“杀手锏”的上海专案组,立马决定再赴汉中印刷厂。

  12月1日,我接到任务,随同上海专案组前往陕西汉中,采写相关报道。12月3日,上海专案组再次突然出现在汉中印刷厂,将厂方负责人一起叫到专案组办公地审查。这几人知道已无可抵抗,只得如实交代——1999年12月,市场开发部副经理张存光与副厂长张明受不法书商李渭渭、哈翎委托,接受由他们提供的盗版《辞海》胶片和预付款30万元,在两个月内盗印《辞海》普及本5000套,总码洋240万人民币。其中2500余套已被书商提走,剩余的2400余套则转移到郊外藏匿。2000年12月24日,张一鸣、张明、张存光如期抵沪投案。

  奔波多地将盗版本全部追回

  侦查员“五上”南京、无锡,哈翎终于被南京警方抓捕归案,移送上海警方。哈翎很快交代了作案过程。2000年4月,他与李渭渭在长沙图书交易会上大肆推销盗版《辞海》普及本,并预收客户定书款。此后两个月内,两人将2500余套盗版《辞海》陆续发往全国15个省市。哈翎被捕后,李渭渭于2001年12月在家人的陪同下,主动向上海警方投案自首。

  侦查员历时一年,奔波于东三省、甘肃、新疆、成都、福建、江浙多地,终于将盗版《辞海》全部追回,为检察院、法院的定罪量刑提供了充分证据。2002年8月27日,李渭渭和哈翎,分别被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和有期徒刑4年。

  当天下午,在三年前举行过1999年新版《辞海》彩图本下线仪式的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精装车间里,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持的“查处《辞海》被盗版案新闻发布会暨公开销毁《辞海》盗版本仪式”隆重举行。当桂晓风和上海市副市长周慕尧按下电钮,3000余套盗版《辞海》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被拦腰截断(见图)。

  当我亲眼目睹近万册与真本几乎一样的《辞海》盗版本被销毁时,心中难免不忍,于是情不自禁地对身边的一位来自市版权局的同志说:“浪费了!印刷质量挺好的,就不可以把这些书送到大中小学校,来个废物利用吗?”这位同志冷冷地回答我道:“那我们如何向法律交待啊?”我顿时语塞。

  就此,历时2年3个月的中国书市第一案——《辞海》盗版案终于画上句号。   (摘自《上海滩》202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