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年龄焦虑”何解?

作家文摘 2024年02月06日

  在全国,使用时间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预估超过70万台,普遍都面临着更新改造的需求。

  “高龄电梯”已超70万台

  据了解,虽然我国并没有电梯报废的相关规定,但一般使用超过15年之后,电梯就会面临机械传动系统磨损过度、运行可靠性差、安全部件失效等问题。

  国内相关媒体曾报道,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时间超15年的老旧电梯已超70万台,并且这一数量在逐年增加。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副秘书长高伟表示:“随着老旧电梯日益增多,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未来几年会迎来高峰期。”

  当电梯运行出现故障,通常面临整机更换和维修两种选择,两者各有优劣,这也导致不少业主在两种方式之间徘徊不定,以致电梯问题难以解决。

  成都市高新区超洋花园作为一个2000年左右建成投用的住宅小区,近年来小区内不少电梯已陆续出现故障。但当业主准备对电梯进行更换时,还是困难重重。

  “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统一业主意见,以及采取什么方式才能让所有业主对出资方案信服。”9栋业主肖婆婆告诉记者,在更换电梯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流程都需要业主自行摸索,没有一个准确的方案能够让业主们遵照执行,“期间需要我们业主代表自行与物业、社区、相关监管部门协商,这个过程十分耗时间,以至于我们从提出更换意见到最终确定更换时间,中间隔了半年之久”。

  维修成本高

  事实上,当电梯出现故障时,选择整体更换的业主占比并不高。“90%都会选择维修。”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维修电梯所需费用远低于直接更换,有维修资金的小区甚至无需业主额外出资。”

  蒂升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质量部安全经理庞献良说,一部18层楼的电梯更换下来预计需要约20万元,而更换部分零件可能仅需几千元。此外,整机更换需要25至30天才能完全完成。

  但维修并不能彻底解决电梯“高龄”的问题。“原因较复杂,有的是电梯年代久远、配件难找,更换的配件只能勉强使用;有的是电梯自身质量不行,维修效果不明显;还有的是维保做得差,甚至根本没有维保单位……”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

  完善相关政策

  随着电梯寿命逐年增长,维修并非长远之计,更换似乎是更好的选择。“整机更换其实并不一定非得将所有与原电梯相关的零部件拆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保留有价值的刚性部件,比如井道导轨、对重系统等,这样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减轻业主压力。这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的做法。”高伟说。

  实际上,为保障居民的乘梯安全,2023年,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发布《四川省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简称《方案》),要求各市(州)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加强电梯监督检查,推动将老旧住宅电梯纳入政府民生保障项目。

  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简称特检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业主反映的老旧电梯需要更新改造的问题,特检院已经联合住建局完成了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方案。

  “针对有维修资金的小区,当电梯出现故障时,应先找相关检测机构检测并制定初步施工方案,然后将施工方案上报住建局,届时特检院会再次对电梯故障进行排查,根据排查结果确定最终施工方案,然后业主可凭借该施工方案在业委会、社区街道的共同参与下,使用维修资金找电梯公司进行更新改造,改造完成后经特检院验收合格即可。”而对于部分没有维修资金的小区,则只能通过业主协商自筹维修资金。

  随着时间推移,老旧电梯将越来越多,有业内人士表示:“建议有关部门根据《方案》要求,尽早梳理问题电梯清单,对于存在严重事故隐患,且无物管、无维保单位、无维修资金等失管小区的‘三无’电梯,及时报请属地基层政府,逐一落实电梯使用单位,并完善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政策。”  (摘自1月29日《成都商报》 闫晓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