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馆建在半山腰,苍松葳蕤,百鸟栖息,乃风水宝地,更诱人的是馆里有块镇馆的古玉。这事,只有六名馆员知晓。
贞观二十八年间,瘟疫肆虐,武馆周围方圆几十里许多人死于非命。许多馆员为了保命,不辞而别。主掌武馆的老方夜不能寐,不想传了三十多代的长拳武艺,因为瘟疫而消亡。眼看一个个馆员弃馆而去,那知晓古玉的六名弟子仍坚守武馆,老方感动之余,时而又困惑不解。
一天晨起,老方把六名弟子叫到身边,手抚髯须缓缓问道:你们谁把古玉拿走了?
六名弟子先是睁大眼睛盯着老方,然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说自己没有拿。
老方摆摆手,言道:你们,都下去吧。
翌日傍晚,饭毕,老方又对六名弟子说:你们谁拿了古玉,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先祖也不会怪罪。六名弟子纷纷摇头,说确实没有看见。
第五天,古玉还没有踪迹。老方坐在松树下摇着蒲扇,看六名弟子都在,就说:谁拿了古玉,只要承认了,古玉就归谁拥有,我绝对不会追究,也不会惩戒。
弟子们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
又过了三天,还是没有古玉的下落。老方说:拿了古玉的人留下,其他人收拾一下行装,都自谋生路去吧。
五名弟子拎着包袱谢过老方,头也不回地下山了。
唯有一名叫小根的弟子留下了,老方问:小根,你怎么不走?你把古玉拿给我吧。
小根说:师父,我没有拿。
老方问:没有拿,你为啥要背这个黑锅?
小根说:师父啊!几天来,几个人相互猜疑,甚至有了动武的念头。我站出来承担这个坏名,他们五人都解脱了。再说,古玉不见了,武馆还在,您老还在。古玉丢了不打紧,我们的武魂还在。
老方拍拍小根的肩膀,呵呵笑了,慢慢从衣襟里摸出古玉,拉过小根的手,把古玉摁在了小根手里。
小根摇了摇头说:师父,我不能要。说着,把古玉还给了老方。
老方说:我先给你留住,还放在那老地方,你随时可以拿走。
小根知道,古玉就放在祖师爷画像后面的墙洞里,但他从来没有动过,更没有悄悄地去看过。
老方和小根天天守在武馆,终于躲过了瘟疫。
后来,随着老方的年龄越来越大,他一招一式,毫无保留地把长拳的所有绝技,都一步一步地传给了小根。
一千三百多年过去了,武馆还在,祖师爷的画像还在。武馆百余名学生的练功声,此起彼伏。不知祖师爷的画像后面,那块古玉还在不在。
面对画像,尚有习武情结的我虔诚地作了个揖,在馆场挥动了几十下拳脚,缓缓地退出了武馆。
(原载《小说月刊》2023年第9期,原刊责编:于双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