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与热情的“丈母娘”们
2023年12月底,一个寒冷的下午,北京路边的积雪还没完全消融。三环外,一家暖气十足的小咖啡店里挤满了人。张欣(化名)刚在我对面坐下,就从背包里掏出一件件“宝贝”:一本用董宇辉做封面的杂志;几张单独打印出来的董宇辉照片;两个印满了董宇辉照片的台历;一些董宇辉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售卖商品附赠的卡片,卡片上印有董宇辉的卡通头像和他说过的话等等。
用“粉丝”来称呼董宇辉的支持者们或许不够精确,他们更喜欢的名称是“丈母娘”,张欣就是全国几千万“丈母娘”之一。
“女婿讲得太好了”
张欣在2022年6月9号听说了董宇辉这个名字。当时,董宇辉是上市公司新东方在线的子公司——东方甄选直播间的一名主播。那天早上8点多,董宇辉在直播间售卖牛排、水蜜桃、大米等产品。他用中英文双语直播,夹杂一些对自己方脸的自嘲,一些地理、历史等学科知识碎片,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最高到了1.3万人左右,进入同时段抖音带货榜前十名。张欣为了看董宇辉直播,专门下载了抖音,“一发不可收拾,听他在卖货时讲知识”。
这是东方甄选自2021年12月28日首播后,再次大范围进入公众视野的一天。此后,“新东方主播”“董宇辉”“东方甄选”等相关词汇经常出现在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上。董宇辉出圈七天内,新东方在线总市值翻了一倍。
而张欣正式有了“丈母娘”这个称呼,是2022年7月中旬。几乎每个丈母娘都知道那个直播片段:董宇辉拿一块白板讲课,看到直播间里一条评论是“女婿讲得太好了”。他问导演这话什么意思,导演说“想让你当她女婿”。
董宇辉恍然大悟似的笑了,评论区开始有更多人称他为女婿,他干脆接受这个称呼,调侃“让‘丈母娘们’直接下单”。之后,一些没有子女的粉丝叫自己“野生丈母娘”,男性粉丝叫自己“老丈人”。
数据显示,董宇辉和东方甄选的粉丝中,基本都是30岁以上的人群,女性偏多。其中董宇辉个人账号粉丝女性占比约80%,31岁以上占七成。跟许多丈母娘一样,接近50岁的张欣喜欢文字、摄影,她说董宇辉“跟其他那些说‘321上链接’的主播不一样,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除了分享知识,董宇辉还经常分享他从一个村里穷小子成为新东方优秀老师的经历。张欣说:“那些故事一会儿让你哭,一会儿让你笑,让你投入感情。一个人让你投入感情,你怎么能不喜欢?”
“宇辉老师”
在董宇辉直播视频评论区里,除了“女婿”这个字眼,经常能见到“丈母娘”们称呼董宇辉“宇辉老师”。我接触过的“丈母娘”们,几乎都能随口背上几段宇辉老师的经典发言。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宇辉老师还偶尔给“丈母娘”们出题,考他以前直播讲过的知识点,这是他们之间的互动方式。
成为直播间里的“宇辉老师”前,董宇辉是新东方一名高中英语老师。他1993年出生于陕西潼关县下辖乡村,2015年从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进入新东方西安校区。一年后就成了西安校区最年轻的高中英语项目主管。2019年,董宇辉到北京,加入新东方在线,成为一名网课老师,很快成为高三英语学科负责人。
孟祥(化名)在2020年秋天报了董宇辉的高三英语网课,每周末晚上听两小时直播课,班上大约60人。他对董宇辉最深的印象是“轻松幽默”。跟学校的英语老师不一样,董宇辉除了讲知识点,还经常唱周杰伦的歌、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像鸡汤一样”。
“另一个自己”
“另一个自己”,不少丈母娘、老丈人们会提到的字眼。在他们口中,“青年才俊型主播、口才好的人有很多,但董宇辉只有一个,就像是平行世界的另一个自己”。董宇辉经常在直播间回忆自己童年时家庭经济困苦,他和家人生活在村里,靠果树、粮食挣钱。董宇辉初中时,有一年家里凑不起学费,他的姐姐主动辍学。但即使贫穷,父母姐弟互相关爱。这是董宇辉习惯的叙述方式,他总能在回忆生活的苦难中发现爱、希望,再用一种超脱故事的观点总结原因,原谅自己,原谅别人和过去,把这种“正能量心态”传递给丈母娘们。丈母娘们也习惯从董宇辉的成长经历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部分,获得亲近感。再用董宇辉总结的“生活经验”指导自己的生活。最明显的是“读书有用论”。
32岁的陶小秘(化名)出生于云南镇雄县的山村,2022年6月关注到董宇辉售卖大米的视频。她说自己是个爱好文学的理科生,中学时期常在课堂或晚自习写小说,把自己想象成言情或武侠小说的主角,写得散乱又开心。她会写日记,也会去学校附近的书店,花几块钱和朋友租一本厚厚的小说轮流看。在云南读大学期间,她偶尔也去图书馆看杂志。但大学毕业后将近10年,她工作、嫁到重庆、怀孕生子,几乎没有再看过纸质书。所以当听到直播间里董宇辉不断说“读书有用”,推荐大家花一个下午看书时,她忽然想起青春期与朋友关于书与文字的细语。她在直播间下单,先后买过几十本董宇辉推荐的书,之后是各类农产品。
“干自己喜欢的事就开心”
跟陶小秘一样,许多丈母娘都从董宇辉身上发现与自己相似的部分,并且都相信董宇辉的经验能治愈自己。
59岁的“丈母娘”唐梅(化名)在海外生活,因为时差,她每天凌晨4点起床,冲杯咖啡后看董宇辉直播、录屏,手机内存不足,录屏时发烫,她就用冰块给手机降温,再把董宇辉每一场直播的视频存到硬盘里。虽然跟董宇辉相差近30岁,她说自己能理解董宇辉小时候经历的物资匮乏,跟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湖北潜江市长大的经历很像。而她也是靠读书,成为班上少数考上大学、出国深造的女性。
快50岁的“丈母娘”张欣在北京生活,新冠疫情三年间,她上初中的儿子差不多一半时间居家上网课,成绩下滑。她形容自己焦虑到极致,每天跟儿子吵。想下楼散心,听到小区里其他妈妈炫耀自家孩子多么懂事爱学习,她又焦虑地上楼。她跟儿子一起做过两次心理咨询,没有效果。她说自己是2023年妇女节听到董宇辉在直播间说类似“你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但你首先是自己。善待自己”的话时,恍然大悟,决定不再多管儿子成绩,开始学习剪视频,在抖音宣传董宇辉。她的粉丝渐渐增加,还加入了丈母娘闺蜜抖音群,在线下跟丈母娘们定期见面,共同学习董宇辉说过的话,“干自己喜欢的事就开心”。
快40岁的“丈母娘”田兰兰(化名)在西安生活,她是一家机械设备公司合伙人,疫情三年停掉了部分生意。她记得董宇辉在直播间哭过一次,因为想念以前的部门同事,还说新东方收益更好后,要把离开的人都接回来。她听到这儿,想起自己培养多年的一名员工疫情期间被裁,想尽各种办法多拿公司赔偿。她觉得董宇辉的“格局不一样”,知道为公司着想,开始关注董宇辉,每个月都在直播间买上万元农产品。
丈母娘们口中与董宇辉类似的联结时刻有很多,董宇辉也尽量在直播间与丈母娘们互动。他说丈母娘们不是粉丝,是“一群善良美好的人,素未谋面的朋友”。他说自己不怕暴风雨,“因为有你们的支持”。田兰兰告诉我,很多丈母娘为了董宇辉下载抖音,学习剪辑与他相关的视频,为他做宣传。“他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