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善德武陵”杯全国微小说精品展

我在北山等你

作家文摘 2024年02月20日 ·余清平·

  乌桕叶将红未红的时候,接到黄理明电话的刘秋燕,心情开始雾霾笼罩。电话里,深情款款的黄理明的声音不再像秋日的阳光那么温暖。黄理明说,燕子,我父亲终于答应了,聘请你来公司,月薪三万,五险一金,你一定要过来,这是我好不容易才说服爸的。

  你说啥?刘秋燕感到很突兀,之前黄理明答应绝不干涉她的爱好,你怎么不与我商量就做我的主。

  秋燕,我是考虑又考虑的,是为了我们的未来,爸说先聘你做公司人事部经理,历练一段时间,等我们结婚后,就把公司交给我们。

  你……你不是说尊重我的选择吗?刘秋燕手里拿着一片红叶,这是她特意在黄理明领养的那棵乌桕树上采下的,她正想打电话给黄理明说要寄给他,不曾想,她却接到他的这通电话。她缓和了一下语气,转了话头说,理明,告诉你一件开心事,乌桕叶快红了,很美丽,你能来一起欣赏今年的红叶吗?

  美丽?美丽有什么用,能当钱花?黄理明的话像是被冰箱冷冻过。

  黄理明是刘秋燕在南方城市读大学时的同学。刘秋燕大二那年,父亲病了,心急如焚,生活费也告罄,买车票回家的钱也没有。黄理明拿着手机过来了,说,别着急,秋燕,火车票我给你买好了,不过,我买了两张,能邀请我去你家一游吗?

  当然可以。刘秋燕连忙致谢。

  黄理明又去超市买了火龙果、桂圆和榴莲。

  平时,刘秋燕对同学们讲过她家有红军、八路军留下的足迹,有红色的乌桕叶,有火烧云,有红色土壤,同学们很神往。一次,黄理明接口说,本人知道,秋燕同学的老家是李先念司令员的驻地,中原突围前,周恩来前去与国民党谈判就在那,更久远些,还有美丽的四位姑娘御敌的故事。

  有同学起哄,你这么了解?那你说说她家叫什么村?

  黄理明摆出一副老夫子模样,摸着没有胡须的下巴说,让我猜猜,让我猜猜,大家知道不?昨晚有个红军战士托梦给我,说秋燕同学的家位于四姑镇,叫北山村。

  黄理明夸张的表情,惹得其他同学哄笑起来。也正因为这个,刘秋燕一下子把一颗少女芳心贴到他身上。黄理明的家在南方大城市,刘秋燕的家是偏远的北山村,但这不妨碍他们彼此相爱。从此,南方大城市与北山村因为他俩的爱生出一条感情线。

  北山村是大别山的一个村庄,去过的人就没有不爱上的。黄理明也是。他跟着刘秋燕一起去了北山村。那时也是秋天,黄理明陪着刘秋燕坐火车回去,送她父亲去了大悟县人民医院,经医生检查,是急性肺炎,住了一周医院,基本痊愈,一切费用,都是黄理明付的。

  刘秋燕说,算我借你的。

  一点小钱,说什么借,当我这几天付的招待费。

  这怎么行。刘秋燕的爸爸说,过段时间,我家收获的乌桕树果实可以卖些钱还你。

  乌桕树?黄理明一下子来了兴趣。他知道北山村是乌桕之乡,秋天的时候,红红的叶子像红军插在大别山的旗帜。他央求刘秋燕带他去观赏。

  急啥,明天回家去让你欣赏个够。刘秋燕笑道。

  北山村的乌桕树,多数是几十年树龄的,也有几百年树龄的,秋天的树叶全部呈深红色。黄理明见过枫叶,那是火红色。他这是第一次看见乌桕叶,比枫树叶红得深沉,令人有心痛的感觉。他被感染了,像个初次见到宝的孩子一样上蹿下跳。最后,黄理明央求刘秋燕,说城里的公园里有人认养风景树,他也要认养一棵刘秋燕家的乌桕树,他垫付的那些医药费就当认养费。

  刘秋燕理解黄理明,知道他是在帮助自己,也不便拂他的一片好意,便点头同意。

  大学毕业后,两个年轻人难舍难分。刘秋燕说要回家乡照顾父母亲,想在家乡创业。她的理想是依托家乡的红色文化,依托乌桕树,把家乡建设成红色乡村旅游景区,让大家牢记革命先烈。黄理明却被父亲逼着回南方城市帮助打理公司。刘秋燕不想分开,但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只好答应黄理明。一对恋人不得不暂时南北分飞。

  一晃,几年过去。刘秋燕把四姑镇的自然资源整合起来,利用所学,指导村民栽种乌桕树,旅游业已颇具规模,更让乌桕树变成金树银树,结密密匝匝的果实,成为村民的小银行。这果实榨的油是机械业的高级润滑油。黄理明家的公司也扩大经营,是市里的纳税大户。

  现在,两个恋人对未来的筹划没有相向而行,谁也无法说服对方。相互间刮起了风霜,打起冷战。

  又一个秋天到了,乌桕叶又红了。北山村迎来一支特别的旅游队,个个身着红装,特别精神,举着寻找红色故事的旗帜,领队的正是黄理明。他告诉刘秋燕,说他父亲终于点头,尊重他的选择,前来向刘秋燕求婚。他的包里,还装着两份合同,是他爸签了名的,两份决定开发北山村旅游业的资金赞助合同。

  刘秋燕的眼泪顿时溢满眼眶。谁说坚强的女孩不会掉眼泪呢。     (原载《荷风》2023年秋冬卷,原刊责编:刘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