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是钱锺书先生著名小说《围城》书名的来源。读过《围城》的人,都对这句经典语录念念不忘,以为这是钱先生创作的金句。但其实,这句话最早出自民国怪才、著名杂文家宣永光。
宣永光(1886-1960,见图),河北省滦县人。祖籍山东青州,乳名和尚,学名金寿,世人常呼为“老宣”。
20世纪30年代,北京的宣永光与四川的李宗吾,被誉为中国文坛两位奇人怪杰。当年宣永光的一部《妄谈》,令读者大吃一惊,掀起轩然大波;紧接着《疯话》又出,半月内一连四版,售出万册,一时洛阳纸贵。民国时期,有三部奇书风靡华夏,即《妄谈疯话》(宣永光著)、《百弊放言》(王钝根著)、《宗吾臆谈》(李宗吾著),部部行销数十万册,国人争相传阅,以读此三部奇书为时尚。之后,李宗吾自号“厚黑教主”,以《宗吾臆谈》中的《厚黑学》一文作为单行本发行,遂一骑绝尘,惊世骇俗,将宣永光与王钝根甩出几条街,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其实,比李宗吾略小几岁的宣永光,在当时文坛的地位,比李宗吾有过之而无不及。
1933年,时任《实报》社社长的管翼贤,邀请宣永光在《实报》上开专栏,每天一篇,“补一补空白”。于是,从10月份开始,“疯话”登场。写了6个月,极受欢迎。管翼贤瞅准时机,提议将已刊登的文字,结集印成单行本,《疯话》一书于1934年正式出版发行。
《疯话》分为:话男女、话情爱、话家庭、话性爱、话社会、话官场、话教育、话人生、话治国等目录。在“话男女”中,宣永光说:“结婚如同被包围的城:在外面的人,总愿意进去看一看;在里面的人,总想逃出来。”
《疯话》于1934年出版,而钱锺书于1944年开始写《围城》。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于1947年初版。谈到婚姻时,作者借苏小姐的话说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从此,“围城”几乎成了婚姻生活的代名词。而其实,这一“命题”首次出现是在中文报纸《实报》上,署名为宣永光。 (摘自1月30日《联谊报》 孙贵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