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在直播间打赏

作家文摘 2024年02月23日 ·曾思怡·

  满足感

  “刷一个‘兰博基尼’(直播平台礼物名称,价值人民币520元),他不搭理我;再刷一个‘兰博基尼’,还不搭理;我再刷第三、第四个……他终于开口了!”四辆“兰博基尼”,价值2080元,换来主播一首演唱时长5分钟的歌,平均每分钟价值416元,每秒大约7元。

  这个投入产出比让小白(化名)感到开心和满足,毕竟屏幕里主播的人设是“高冷”、不会唱歌。

  各大直播平台上,不乏像小白一样动辄送出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元礼物的观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男的叫“大哥”,女的叫“大姐”。富有、神秘、一掷千金,是这个群体最初的代名词。

  在“大哥”“大姐”身旁的亲友来看,他们是沉迷直播,吃泡面、负债也要掏钱打赏的“韭菜”。最极端的案例,是月薪5000元骗了上亿元打赏女主播的新闻。而在他们的自述里,大额打赏主播的原因,有时是获得心仪主播积极反馈的幸福感,有时是被直播间网友尊称“大哥”“大姐”的满足感,有时也是“花钱看别人受罪”的命运操纵感。

  “安慰剂”

  “和你聊天是主播工作的一部分。”陈九(化名)说自己深谙这一点,所以当主播花时间倾听自己、并在迷惑时给予解答和安慰时,“为主播花钱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具体花了多少钱,陈九没有仔细算过。“不过小半年收入肯定没了”,陈九说,两台手机花了两万多元,其间还有过几次几百上千元的转账。“如果我在工作上碰到挫折了,告诉她,她会给我一些合理的建议,也会鼓励我做得更好,这在当时都给了我力量。”

  不过在提到为什么接触两个月以后选择疏远主播,陈九觉得两人并不是同一个领域从业者,对方给自己的建议很多时候是“安慰剂”而非“指南针”。

  情绪价值

  直播间“大哥”“大姐”们,真的不差钱吗?一掷千金又是在为什么买单?小白说,以她加入的几个主播粉丝社群为例,群里的“大哥”“大姐”基本都是95后,“生活开销基本来自家里,不差钱,也有的是个人收入很高。”说到小白自己,她今年26岁,年均生活花销在60万元左右,这些钱小部分来自个人工作收入,大部分是父母给的生活费。

  以一年直播打赏10万-20万元计算,小白生活支出有两三成流入打赏。不过小白觉得这些钱不算白花,因为自己从主播那里收获了情绪价值。

  但小白妈妈并不认可这种观点。曾经被妈妈发现一个月花费近10万元打赏主播后,她被训斥了一顿。“一时打赏一时爽,第二天看账单才开始后悔。”小白说,为直播大额打赏阶段,也是离职闲赋在家时期,今年来她入职新工作,生活节奏变快,看直播打赏的频次已经显著降低。

  小白偶尔还有直播打赏的习惯,她觉得,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主播身上看到理想男友的影子——专情、长相好、家境好、工作能力优秀,“这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

  (摘自1月16日-22日《时代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