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青·

(选自《中国作家》2024年第6期)
6
天天六岁。上小学一年级的天天有两大爱好:看动画片和打游戏机。上瘾,看不够也玩不够。问他别的同学是不是也这样,他说:“差不多吧。”可是一个上了学的孩子成天这么玩肯定是不行的,不可能由着性子撒开来玩吧。
一天做完作业,打过游戏机,天天躺在床上感慨道:“要是有一所学校就是放放动画片打打游戏机多好啊!”
我顺嘴说:“我回北京一定发了疯似的给你找找这样的学校。”
天天顿时来了劲儿,问我:“真有那样的学校你让我去上吗?”我说:“那当然啦。”天天欢欣鼓舞。
突然,他又想到一个问题,问我:“这样的学校住校吗?”我说:“应该是吧。”
天天叹气说:“那周末回家又该受罪了。”我说:“那不会的,你放心。周末你回家我还是给你看动画片让你打游戏机,你想看书写字我也不让,到了十一点我也不让你睡觉,我肯定对你说‘再玩,再玩,继续玩,不要停’。”
天天又问:“那吃饭怎么办啊?”
我说:“吃麦当劳肯德基呀。”
天天快乐地叫起来:“太好了,这才是我的理想生活!”
我赶紧让他迷途知返。我说:“你觉得好,别人肯定会说那是瞎胡闹。”
岂知天天却非常认真地问我:“妈妈,那我们什么时候到北京瞎胡闹呀?”
7
天天偶尔也有指点他爹的时候。
他爸爸去大学招毕业生,打电话回家来。天天在电话里对爸爸说:“你应该招那些高高的、胖胖的,脸蛋红扑扑的。”他爸爸还以为天天让他多招农村孩子,问天天这话什么意思。天天说:“不是那样的谁上得了你们的夜班。”
他爸爸故意说:“全招高高的胖胖的,你不喝牛奶不吃蔬菜,长得瘦瘦的,不就不能来我们单位了吗?”不料天天却说:“我是另一个路子的。我是高高的瘦瘦的,眼睛大大的。我这样的也可以招,就是只能招一点点。”
8
天天九岁。他在涭水河小学上四年级,放学以后自己到新华社坐班车回家,不用接送。他还认了一个在食堂做厨师的干爹,不带饭卡也可以吃上饭。
常在新华社院子里走来走去,几个月下来天天认识了不少人。我领着他的时候看见认识的人就介绍给他,附带着还把此人的职务、职称包括主要工作业绩一并说给他听,天天极有兴趣,记忆力又好,听过都能记住。到下次见到这些人,全能一一对上号。我的一位女同事夸奖他:“天天一看就是我们新华社的原装孩子!”
某天某部门的人事处长高升,需要物色一个人接替。因为是重要部门,而且是大部,这个人事处长一时还不太好找。一天午饭时大家在饭桌上聊起此事,一位同事说:“四五百人的部门,认人还要认一阵子呢,哪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来当这个人事处长的?”天天的爹听了,一本正经地说:“要这么说我家狗最合适,至少他人头熟啊。”
9
天天反对爸爸吸烟。有一天他见爸爸又在抽烟,急了,冲上去夺他爸爸手里的烟。爸爸把烟举高,天天跳起来也够不着。情急之中天天说:“你要是抽死了谁给我挣钱?”
天天的爹一听,也做出情急的样子,说:“那我还不如抽死算了!”
10
十岁的天天见过些世面,也攒了些处世的经验。他比较会看眼色,也懂得要随方就圆,要趋炎附势。家庭成员唯一镇得住他的就是他爹。
我问天天:“为什么怕爸爸?”他说:“他打我。”其实他爹从来也没打过他,顶多就是威胁威胁他。天天找到的自我保护办法就是处处追随他爹,坚定不移地跟他爹站在同一战壕里。无论他爹对错,天天一概拥护赞赏,拍起他爹的马屁非常放得开,没有一点的拘谨和不好意思。别说这招还挺灵,把他爹哄得一愣一愣的,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但是天天却从来不让我享受如此的待遇,因为在他看来我不够威严,他不怕我,所以也用不着这么做。可是他用我的地方却很多,比如买这买那,比如去开家长会,等等,我就抓住这些时机对他进行要挟,也想获得被拥戴的特权,不过效果并不很好。
只有一次例外。天天找不到小朋友一起踢球,非要拉我一起玩,他把我缠烦了,我向他提要求。我说:“你像拍你爹那样拍拍我马屁,如果我高兴了,就陪你踢球。”天天马上进入角色,张嘴就来,阿谀之词就像万花筒般绚烂,真让我大开了眼界,不能不佩服年轻同志的聪明才智和厚颜无耻。
天天这样说:“你真漂亮你真美丽你真可爱你真好(平常他可是从来不在口头上对我作正面评价的)。爸爸一直要为你买首饰,黄金的,铂金的,许许多多,你戴起来毛重就有两百多公斤(实际情况是我说过我想买一条新项链他爹表示反对,认为“没用”)。你种在花园里的晚饭花都长出来了,开了好多好多花没人能够破坏它们(实际情况是我从山东带了一瓶子晚饭花种子种在门前的花园里,出苗后就被花工清理掉了。这事我都忘记了,经他马屁一拍,那些花都在虚无中争相开放,令我心中又甜又酸)。你不知怎么就被提拔了,让你管事(他还对我在工作上作出了安排,只是我自己从来没这样的想法和意愿)。你学会了一门实用的外语,然后去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旅行(“实用的”修饰外语很好,很新鲜,听上去很像是外国人拟的广告词。谁不想掌握一门“实用的外语”?何况还有让人做梦都想的走遍世界的旅行)。你挣了好多钱,买了这样的三幢大楼(前后都带花园,六层楼,三座楼有一百八十套房子,真不知道要多少钱才能买下来)……”
我赶紧让他打住,再说下去就更加离谱了。我答应了他的要求,并且亲切地对他说:“宝啊,你的马屁功夫和虚构能力足以支持你走上仕途或者文学道路,今后我就全指望你啦。”
11
天天十一岁时就有了很强的办事能力,常常自己乘坐出租车上学。我不放心,每次跟下去记个车号,实际上也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他还会和同学一起在教师节看望老师,还知道凑钱给老师买鲜花和礼物,可谓礼数周全。
有一次天天班上的一个同学生病住在某大医院,天天和好几个同学一起去探视。医院不让一下子进这么多人,他们和门卫说了半天,门卫不肯通融。天天想起我采访过这个医院的一位副院长,便对门卫说要找副院长。门卫大概也不相信这屁大点的孩子还认识院长,将信将疑地拨通了电话。天天在电话里先作了自我介绍,然后说了事情。院长让门卫接了电话,他们便一路绿灯进了住院部。
回家后天天和我说起,让我吃了一惊,也真让我佩服。一个身高一米四几的小豆豆居然也知道灵活变通,充分利用资源。
不久和单位里的一帮朋友吃饭时说起,某部门的一位副主任由衷地感慨道:“我招人就喜欢招像天天这样的。” (选载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