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阵秋风起

作家文摘 2024年09月13日 ·阿 若·

  当那一阵秋风飒飒而起时,张翰就有了“莼胪之思”。

  西晋的张翰是吴郡吴中人,颇有清才,性格放纵不拘,与魏晋名流“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相仿。阮籍因曾任过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时人亦称张翰为“江东步兵”。西晋时期,文人仕宦生存环境极为逼仄。清流名士要么归附权臣,要么避世归隐。

  张翰在齐王司马冏帐下任“东曹掾”,即谋士类属官。初始,齐王比较欣赏他,他也想一展抱负。无奈,当时“八王之乱”方兴未艾,社会动荡,前途命运堪忧,加上对齐王司马冏的失望,张翰便有了退隐之心。

  “顾荣兄,天下纷乱,拥有盛名的人,想要退隐都艰难。我本来就是乡野之人,性好闲适,早已不求一时之名望。你也要趁早打算,预留好自身退路。”顾荣与张翰是同郡之人,关系近密。他拉着张翰的手说:“我也很想和你一起退隐,自在地采拾山间野菜,渴饮清泉。可公务繁忙,不得遽归,徒有惆怅!”

  秋天的园子里花谢花飞,张翰正邀请要好同僚雅聚。正推杯换盏,清言笑谈之际,一阵秋风平地而生,吹动木叶萧萧,一群大雁人字形从高空中掠过,声声惊寒的凄鸣渺渺可闻。

  众人一时伤感。张翰本来设宴,就因心中有所触发,再见得这般光境,不由得百感交集。拾起酒杯,斟满,张翰一饮而尽,朗声而言:功名与富贵皆为身外之物,唯有心情舒畅最难得。若论中情适宜,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秋风一箸鲈鱼鲙,张翰摇头唤不回。”翌日,他草就了一封辞职报告,说是想念吴中特产菰菜 、莼羹、鲈鱼,以至于夜不能寐,相思成灾。托人将报告送至齐王府中,张翰随即驾车离开洛阳,奔往吴中。滚滚而起的尘埃中,传来抑扬顿挫的吟唱声,是那首《思吴江歌》:

  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张翰的言辞,风扬着西晋文人的洒脱豪放。谪仙人李白由是感慨: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公元207年秋风起时,曹操站在碣石山上,心情像不远处的大海一样,翻卷澎湃。刚打败乌桓大胜归来,他的心情没有理由不澎湃。

  乌桓是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占据着幽州及辽西一带。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勾结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掠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痛下决心,攻打乌桓。曹操亲率大军前往。

  八月,两军相遇于白狼山。乌桓军队的数量很多,而曹操的主力重兵还在后方,尚未到达前线,身边只有为数不多的精锐。将士们都希望等待后续部队赶上再开战,并对当前的危险局面感到恐惧。在“左右皆惧”氛围中,曹操果断采纳大将张辽建议,当众将自己所持的麾,授予张辽,让其负责临阵指挥。张辽率军突击,大破乌桓军队,临阵斩杀了以“骁武”著称的乌桓单于蹋顿。曹军乘胜追击,直捣乌桓老巢柳城,一举平定乌桓三郡。

  乌桓大捷后,曹操在北方胡人部落中的威望,已经达到了“北方共主”的程度。收编具有强悍作战能力的乌桓精骑,极大增强了曹操的军事实力。

  “横扫”与“融合”的乌桓之战,无疑取得了空前巨大的胜利。北方稳固如山,为曹操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奠定了战略基础。

  站在碣石山上,想起从谋划,力排众议到远征,再到彻底扫平乌桓,短短几个月尘埃落定。眼前宽广的大海,被秋风吹起层层波浪,惊涛拍岸。一切,在此刻这个胜利者的眼中,都是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又是一阵秋风起,物非人非,风中只影孑然。我有点无所适从,天地悠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风撩起我的衣角,鼓荡撕扯,无限张望无限缱绻。风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无人知道。抬头望时,高天清冽纯净。风把这个叫秋的季节,吹得渐渐地深了。

  “漆园傲吏”庄子说:人生如白驹过隙。秋风亦是,忽然而已。   (摘自8月25日《郑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