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

作家文摘 2024年11月22日 ·董子琪·

  11月13日,日本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谷川俊太郎(见图)去世,享年92岁。谷川俊太郎自17岁时初涉诗歌创作,21岁时以诗集《二十亿光年的孤独》闻名日本诗坛。

  谷川俊太郎被誉为日本“国民诗人”,他的诗作被广泛地选入日本中小学以至大学的教材。

  “年龄越大诗歌越容易写出来”

  在2017年香港国际诗歌之夜,记者曾采访过谷川俊太郎。“问我现在是不是一个人生活啊?这是秘密。问我怎么看待爱?爱也是秘密,”谷川俊太郎这样说。经历过三次婚姻,年迈时他又回到了一个人生活的状态。

  谷川俊太郎说,中国古代作品中离他比较近的是李贺,因为李贺对待世界的态度跟他相似,都是面对着宇宙-人间“双面世界”写作的。对于中国现代诗,谷川俊太郎说离他比较近的是于坚,“在于坚之前,诗人北岛对中国现实生活的态度对我曾造成很大的冲击力。”

  年轻时,谷川俊太郎认为“诗歌是青春的体裁”,到了老年,他并不这么认为了,“对我来说,年龄越大,诗歌越容易写出来。”谷川俊太郎说,“我没上过大学,但幸运的是,我有机会写作电视剧、话剧和广播剧本。从很年轻的时候,我就想要创作从小孩到老人都能接受的作品。”

  曾为《铁臂阿童木》写主题歌

  1950年,厌学的谷川俊太郎放弃了上大学。两年之后,他的处女作《二十亿光年的孤独》由东京创元社出版。诗的“物语性”对他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我的诗歌中的故事性并不输于小说——小说家的书通常都比诗人卖得更好。”谷川俊太郎和日本心理学专家家河合隼雄关于“人生是需要物语性的”进行过一次对话。

  曾经为《铁臂阿童木》《哈尔的移动城堡》写过主题歌歌词的谷川俊太郎,从年少时就表现出了对儿童文学的强烈兴趣。自60年代起他开始创作童谣、出版童话和画册,还翻译了美国儿童文学家Webster的代表作《长腿老头》及漫画《花生》,共出版绘本近300册。

  80年代时,谷川俊太郎与大江健三郎的对话集《自己心中的孩子》出版,这部对话集体现了即使经过社会和制度的重重压抑,成年人心中也会“残存”孩童时期的秉性。“儿童文学比长篇巨著更能让我有共鸣,我自己也创作了很多绘本,文字和图像结合在一起,就像电影一样,诗无法表达的可以用绘本来完成。”

  对日本的诗歌教育颇有微词

  谷川俊太郎为国民写诗、为儿童写诗,甚至为百多所学校创作校歌。但这位“国民诗人”对于日本的诗歌教育颇有微词,认为日本学校教材并没有对日本的诗歌做到整体的介绍,“无论是对于日本古老的短歌还有芭蕉所写的俳句,以及明治维新的新诗,文部省的官员们应该都没有能力驾驭。他们并没有把诗歌教育看做日本教育的一环,老师教授诗歌也常常很痛苦。”

  谷川俊太郎从小便喜欢组装飞行器和电器,迈入老年仍常在视频网站上看各种造型的无人机,“中国现在的无人机技术很好啊。我很喜欢能飞上天上的机器,特别是那种安静上升的热气球,可能是因为与向往自由有关。”

  谷川俊太郎称自己是日本诗人中第一位有汽车的。他将车子开到九州,车子可以托运在船上——他幻想,将这个意象无限延续下去,可以用一辆车子走遍全世界,而不用受到国界的限制。“当然,这个理想多半不会实现了。”当谷川俊太郎回顾自己的一生,他说,“我到现在,就像吃饭一样,已经饱尝了自由。当然这也代表着,我的欲望在减少。年轻的时候,有很多欲望。年纪大了,就没有那么多了。”

  终其一生,谷川俊太郎保持着创造力与生命力。在随笔集《一个人生活》中,他风趣地思考生死之事:“对我来说,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事情是我降生到这个世界了,而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事是我将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摘自11月20日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