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5年春,邵洵美(见左图)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一天,他在市中心广场闲逛时来到一个卖旧书的摊位前,摊主是个60多岁的老头,刚看见邵洵美就问道:“你是不是姓徐,或是姓许?”邵洵美当时就有点懵,问老人:“您老为什么这么问我?”老人说:“三年前,有个和你同样面貌的中国人来我的书摊闲逛。聊天时他告诉我,说是要翻译《拜伦全集》,后来再也没见到他,听人说,他回中国去了。”邵洵美听了莫名其妙,弄不清这个人是谁。
这年夏天,邵洵美利用暑假去法国旅游,在巴黎遇见了徐悲鸿。徐悲鸿和他的一帮朋友刚见到邵洵美,都呆住了,一致说邵洵美太像徐志摩(见右图)了,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徐悲鸿告诉邵洵美:“徐志摩这段时间也在这里,说不定你们能见上一面。”
过了几日,邵洵美和一位姓谢的朋友在大街上行走,在他们前面也走着两个中国人,其中一人回过头来,是邵洵美先前认识的一位严姓朋友。他一看见邵洵美,马上拉了邵洵美跑向同伴那里,高声狂叫:“志摩,我把你的‘弟弟’给找来了!”没等他把话说完,徐志摩的两只手早就拉住了邵洵美的两只手,眼含泪水哽咽道:“弟弟,你让我找得好苦啊!”接着说了徐悲鸿怎样说他俩最像,又是怎样四处打听邵洵美的经历。
当下,四人一同走进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闲谈中邵洵美方知,徐志摩在剑桥读书时,经常去旧书摊淘书,因此认识了卖旧书的老人。徐志摩还告诉邵洵美,他确实说过要翻译拜伦的诗,但没有说要翻译全集。当问及邵洵美在剑桥的学业时,邵洵美说想学政治经济专业,徐志摩听后虽然并不反对,但还是说:“真是有点怪了,中国留学生到剑桥,为什么总是要学这一套?我的父亲也想让我做官,还想让我当银行经理,但我却没有听他的,改学了英国文学。”就是这一个小时与徐志摩的闲聊,竟彻底改变了邵洵美的志向。返回剑桥后,他立即改变了专业,进入剑桥的依伊曼纽学院,转而研修英国文学。
邵洵美回国后,在徐志摩的引导下,很快成为中国唯美派诗歌的领军人物。 (摘自11月15日《现代家庭报》 张达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