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授权已取消”“公司当前暂停营业”“已提出退网申请”……近期,部分传统车企4S店停业或闭店的消息引发关注。
这些4S店究竟缘何闭店停业?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燃油车市场份额持续走低;尤其在渗透率较高的地方,传统汽车品牌4S店压力更大。
重庆丰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瑜说,今年以来,所在门店总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0%以上;整体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70%,已逼近亏损线。“为求生存,我们已多方面降本,但店面租金、水电费等固定成本难以大幅压降,在人力成本方面,已减员10%。”陈瑜说,如果目前态势延续下去,明年势必面临亏损。
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车企返利政策复杂多变,对经销商的支持力度不足,也是导致经销商退网的重要因素。安徽省汽车商会常务副会长蒋天赐说:“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处于衰退趋势的品牌车销售达不到厂家设定的目标,无法触发返利机制,拿不到补贴就无法弥补亏损。”
此外,商业模式的改变对经销商市场也带来不小影响。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品牌直营与直播模式的快速发展,都对传统车经销商造成一定冲击。
华安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姜肖伟认为,4S店关停后,车主主要面临维修、保养不便,以及车机系统宕机、保险续保等问题,建议由主机厂上收发动机、变速箱延保等消费者最关切的权益服务,延长服务链条;调剂属于同一个品牌或汽车集团的4S店有序承接关停店的车主服务事项。
业内人士建议,当前汽车产业竞争激烈,部分经销商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可由行业协会牵头,排查相关风险隐患,评估汽车经销商的授信状况,遏制可能出现的行业爆雷,更好保障消费者权益。
对于部分面临经营困局的4S店,转向代理新能源汽车品牌是出路之一。不少人注意到,从小鹏、阿维塔到比亚迪旗下的腾势和方程豹,“直营+经销商”的双轨模式正在成为新能源车企的新选择。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建议,打造直营加经销为一体的汽车销售模式,在主机厂支持下,以新能源汽车为抓手,开展订单制售车。汽车官方后装市场、新能源汽车的保险服务等,未来都将是行业新增长点。 (摘自11月18日《经济参考报》 高亢 黄兴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