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火人间,千姿百态,每一条街都有各自的历史与风景。回首向来处,我也曾漫步于风情各异的街道,有的清静寂寥,有的繁华喧闹,有时是为了去往某个目的地而顺道经过,有时只是想单纯逛逛街。西安有不少风情街、步行街和文化街,但听闻其中有个“四海唐人街”,我便心生好奇,如此便可不出国门也能一览唐人街的风韵。
一日傍晚,我与友人相约至此,像是在时光的夹缝中游走,力求在慢生活中寻觅几分意趣。自立冬之后,天地之间万物渐敛,空气中弥漫着清冷的味道,但唐人街里灯火通明、熙熙攘攘,拂去了四处飘散的凉意。身临眼前这个华人文化主题街区,高大醒目的中式牌坊上分别写有“中国城”(见图)“四海一家”等字,柱子上的龙纹雕饰活灵活现,象征着“龙腾中华”“龙的传人”,迎接着四海人家。
“四海”二字出自《尔雅·释地》,既指世界各地,亦有豪放、豁达之意。“唐人”则是指代海外华人华侨,《明史·真腊传》中提到:“唐人者,诸蕃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他们在聚居的地方同舟共济,逐渐形成了兼收并蓄的唐人街。唐人街最早叫作“大唐街”,1875年,张德彝在《欧美环游记》中也称唐人街为“唐人城”,由此可见唐朝影响力的深远。
放眼世界,唐人街各具特色,但都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种种风俗,有中国式的庙宇、祠堂和舞狮、武术表演等,一幅热闹喧腾的繁华景象。旧金山唐人街坐落在金融商业区的一角,牌楼门框上方有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温哥华唐人街的奇化街华埠广场竖着“加华丰功”碑;在悉尼唐人街的德信街,中国式牌坊横眉用金字写着“通德覆信”;泰国唐人街具有浓郁的潮汕风情,牌楼的中央镶嵌着由诗琳通公主亲笔题写的“圣寿无疆”四字。
海外唐人街也折射着西安古今文化的影响力。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唐人街就是仿古都西安风貌而建;新加坡郊区的“唐城”也是仿西安景点设计建成,有仿“大明宫”“大雁塔”“华清池”等建筑,街道上还可见往来穿梭的轿子、潇洒而过的骏马等。
如今,古城西安的四海唐人街以其自信包容之姿敞开怀抱,开放式的街区融合了北美、欧洲、澳洲、南洋、中国近现代五大经典建筑艺术流派,老式的香港街道、古代样式的牌坊、民国的雕塑令人印象深刻,展示了四海共荣的唐人街历史文化。置身于此,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建筑与夜默契地奏唱着舒缓的交响曲,鲜花和绿植在霓虹灯下闪闪发光,欣欣向荣的景象如冬日暖阳照耀盛世中华。这里就像是喧嚣城市中的一座岛屿,人们可以短暂修整,在欢喜的生活日常放空自我、找寻自我,间或身披璀璨灯光,用氛围感十足的照片印刻美好瞬间,享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华丽体验。
“世间万物,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烟火唐人街汇聚四海福气,自然少不了让人垂涎的中餐。来往于此的商人和游客或是品尝美味,或是体验东方文化的浓烈韵味,寻找生活的动人乐章。这里有广东特色的叉烧包和烧麦,有以鱼类为主的上海饭馆,有麻婆豆腐等“四川料理”,有韩餐、南洋菜、西餐,还有茶饮、咖啡和威士忌酒吧……四海唐人街里的西安本地传统小吃令人目不暇接,如泡馍馆、凉皮店、高端陕菜等,足以让人一饱口福、过足嘴瘾。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就连书店里都是美食主题的相关书籍。沿着一座红色旋转楼梯拾阶而上,我们到达一个虽小犹精的书社,一股复古文艺的风瞬间将人包裹。我们择一角落而坐,翻阅起了《中国人的茶事》《寻味》《和苏东坡吃茶》……温暖柔和的灯光洒在书架和书桌上,安静又舒适,那一刻,我的精神世界里也飘荡着裹满乡愁的烟火味。
唐“潮”唐风,“中国红”染透精神上的“根”;红墙黄瓦,诉说着“四海一家”的情怀和魅力。我们从下沉广场昂首缓步走出,广阔天地在夜色中渐渐展现,无论是连廊架起的奇趣空间,墙上“长乐未央”四字,还是店外展出的缝纫机、鸟笼、蒲扇、收音机,方才的景象像过电影一般在脑海闪过。我们相视一笑,仿佛心照不宣地说着“美好夜晚自当如此”。过往的人们与我们擦肩而过,少见步履匆匆的急切,看来,他们也在这里安顿了久居凡尘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