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眼选中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廷需要大量自己的译员。清廷开始出面创办外语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外语学校大量涌现,编印英文教材被提上日程。成立不久的商务印书馆负责人夏瑞芳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市场,在商务印书馆成立的第二年即1898年,就开始印刷英文读本,随后又设立了商务印书馆的核心部门编译所,即后来的英文部,专门负责英文书稿的编写与出版。
当时在商务印书馆出任编译的除了颜惠庆,还有青年才俊蔡元培、伍光建等人。颜惠庆曾赴美留学,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在留学期间就为商务印书馆编写了《华英翻译捷诀》《英华大辞典》等书,这些书深受欢迎,成为风行一时的畅销书。后来,伍廷芳出任大清驻美公使,颜惠庆毛遂自荐,领二等参赞衔,负责使馆的英文文案和留学生事务,由此开启了他的外交生涯。商务印书馆急需一位英文专家来接颜惠庆的班,而且这个人的英文水平一定不能低于他。就在这时,英文专家邝富灼(见图)被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张元济慧眼发现。
此时的邝富灼刚从美国留学归来不久,他先在广州的方言学堂任教员,于1907年10月参加了当局首次为归国留学人员举办的全国性公职考试,在38名录取的人员中排名第三,获得最高的进士头衔,随后被派往邮传部,出任尚书一职。即使身为邮传部尚书,邝富灼认为当官不过就是挣钱多一点,他对自己的职业很不满意,觉得这与他的人生理想相差甚远。他后来说:“那时我认为中国缺乏英文教师,以我的资历,做一名英语教师,对我来说比在政府部门工作更好一点。”
深受器重
后来的事实证明张元济并没有看错人,商务印书馆的英文书籍特别是英文读本发行量那么大,跟邝富灼的个人努力有很大关系。他在推广英语教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无人能及。
从1908年入职商务印书馆始,邝富灼在此供职近20年,这是他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在这里,他深受张元济器重,为当时的中国文化教育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商务印书馆创造了丰厚的利润。
按商务印书馆的工作流程,书稿发稿、出版必须由所属部门的所长签字,唯独英文部可由负责人邝富灼直接发稿交印刷所排印。邝富灼进入英文部后曾编写一本《英语会话教科书》,在四年之内再版七次,发行量之大令人震惊。他主编出版的一系列英文教材和书籍,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有多部成为超级畅销书,比如《新英文典》《循序英文读本》《简易英文习字帖》《英语作文教科书》《英语会话教科书》《新世纪英文读本》《初学英文规范》,还有《英文法阶梯》等,在当时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慈善事业
1926年前后,邝富灼发排了一本自己创作的英文著作《远东的国际关系》,对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外交政策表示不满。该书出版后,当局致函商务印书馆表示要求追责。时任编译所负责人王云五就请邝富灼到所长室谈话,要他公开向当局道歉。邝富灼当场拒绝,王云五大发脾气,声称要辞去编译所所长一职。邝富灼左右权衡,便主动辞职了。
离开商务印书馆英文部之后,邝富灼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他先是用两年时间,和燕京大学英语教授理查德·史密斯合作,编辑出版了一部系列读物《一步一步来》,后来这部系列书籍风行一时,畅销多年。同时他作为国际扶轮社(服务性社团组织)董事会成员,代表基督教青年会和扶轮社巡视中国各地,为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们送去大量食品等物资。
邝富灼后来服务于多个慈善组织,服务范围甚至涉及在海外的侨民和在中国大陆的治外侨民的福利,这个庞大的慈善项目包括创建中国盲童学校、俄国男子学校、平民难民救助会等。1928年,孔祥熙、邝富灼、高凤池、郭秉文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华慈幼协会,这是个半官方半民间的社会慈善组织,旨在维护教养及保障全国儿童的福祉。这个协会为后来的儿童节确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摘自《名人传记》2025年第2期 陶方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