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

筹建国家级科幻博物馆

作家文摘 2025年03月07日

  近年来,我国科幻文学迅猛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这一发展历程既得益于国家科技实力的跃升与文化自信的增强,也与创作生态的优化、产业联动的深化密切相关,形成了一条兼具本土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独特路径。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认为,当前文化领域竞争愈发激烈,以科幻文学为代表的科幻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维度,正成为大国文化博弈的关键领域。“在如今全球科幻文化版图中,中国元素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特征:市场消费多、源头创造少;跟随模仿多、范式创新少;商业价值多、思想价值少。”邱华栋认为,如何整合我国优势科幻资源、突破传统文化交流的时空局限,以“科幻语言”构建未来文明对话机制和新范式,展现中华文明对未来图景的独特哲思,是提升我国科幻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此,经过反复思考和实地考察,邱华栋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筹建国家级科幻博物馆。他表示,我国正处于从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影响力强国跨越的关键阶段,筹建国家级科幻博物馆不仅是文化设施建设的需要,是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的破题之举,更关乎国家文化战略纵深布局的百年大计,是中华民族把握未来文明主动权的关键落子,对于丰富我国未来文化叙事载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科幻博物馆的职能,在邱华栋的设想里,一是可以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示范工程,为前沿科技提供伦理预演空间,培育适应智能文明的新型文化生产体系;二是可以作为民族复兴的精神地标,在现代化进程中重塑文化自信;三是可以通过建立未来想象的价值坐标系、创设技术美学的评价体系、输出文明互鉴的叙事方略,重塑全球未来文化叙事格局。     (摘自3月5日《文艺报》 张俊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