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勤:

版权保护亟需加强

作家文摘 2025年03月07日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ChatGPT、DeepSeeK等人工智能模型的接续问世,由人工智能参与创作的作品不断涌现,一时间人工智能参与文学创作在文学界、学术界引发争议。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看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工具,为网络文学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新可能,也增添了强劲活力,网络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将更加多元化,网络文学在生产、传播、运营等诸多方面都面临新一轮的变革。

  首先是一系列人工智能写作平台的出现,使得人机协同创作的趋势空前加强。同时,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网络文学受众的精准定位和分析,能够使网络文学平台在细分市场中更好地服务读者。

  实践越来越证明,人工智能的跨越式发展日益成为一把双刃剑。在文学创作领域,人工智能带来的直接挑战是版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

  吴义勤表示,当前最现实的一个挑战是人工智能生成文本主体版权归属不明晰,一方面人工智能依赖于本身的逻辑运算和信息量庞大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语料库来源内容面临是否合法的质疑;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数据库中的作品,许多并未取得作者本人授权,人工智能生成文本的版权归属也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面对愈发严峻的版权保护态势,吴义勤表示,我们不仅要在未来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建立有前瞻性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版权保护相关标准的研究与细化,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等;也要发挥行业优势,提高版权保护的专业化水平,如加大对人工智能开发者的版权执法检查与版权保护安全评估监管力度;同时,还要完善技术支持,如开发更高效的数字指纹技术和使用区块链技术,让每个人工智能参与创作的作品享有独特的数字身份,保证人类原创作品和人工智能创作作品的版权。

  吴义勤表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版权保护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需要切实推动多方主体共建充分尊重和保护版权的网络清朗空间,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摘自3月5日微信公众号“文艺报1949”  张俊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