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日记里的请客吃饭

作家文摘 2025年03月11日

  北京的西餐馆兴于庚子之后,称西餐为番菜。北京的番菜馆中,当然数北京饭店附设的西餐厅。1900年义和团事件后,八国联军入北京。于是洋酒店、洋妓院、番菜馆就应运而生。其中有两个法国人邦扎与佩拉蒂在苏州胡同南边,开了个小酒馆,雇了个伙计名叫邵宝元,后来做了北京饭店的华人经理。这是北京饭店的前身。

  第二年这小酒馆搬到近洋军营区东单菜市场旁,正式挂起“北京饭店”的招牌来,后来生意盘给意大利人独眼龙卢苏。卢苏经营有方,北京饭店的业务发达,他又在长安街王府井南口,买了一大片宅子,将北京饭店迁来,想盖五层楼的高级饭店。不过这个愿望没有实现,独眼龙卢苏因思乡回意大利了,他回国时将饭店卖给中法实业银行。于是北京饭店转到法国人手中,完成了卢苏想筑的五层红楼,经营10年后在民国八年,也就是“五四”的那一年,又在红楼西边增建了七层法式洋楼。有客房105间,住客包括一日三餐与下午茶在内,收价非常高昂。除非别人请客,胡适自己是不会来这里的。按《胡适的日记》说:

  民国十年五月二十日:“夜,到北京饭店赴General William Crozier夫妇的邀餐,同席者为丁在君。”六月二十六日:“夜间杜威先生一家,在北京饭店的屋顶花园,请我们夫妇吃饭。同座的有陶(行知)、蒋(梦麟)、丁(文江)诸位。”

  除了大饭店所附设的西餐厅,还有较高级专售西餐的番菜馆。招牌上写明是英法大菜、德式大菜或俄式大菜。其中最著名的是撷英番菜馆。撷英在前门外廊坊头,四周都是金银珠宝店,是开在金银窝里的一家西餐馆,消费也不低。《胡适的日记》说:

  十年十月四日:“到撷英菜馆吃饭,主人为中华书局主纂戴懋哉先生。”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夜到撷英吃饭,赴皖政事改进会议改进周刊事。”九月四日:“与蔡先生同到撷英菜馆,刘式南邀吃饭。”

  当时胡适虽名满天下,但他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他在日记里就说:“近来大窘,久不请人吃饭了。”所以,不仅北京饭店,就是撷英番菜馆他也去不起的。如果他想吃西餐,只好去西火车站。所谓西车站,指的是西车站“京汉路食堂”。《胡适的日记》说:

  十年六月二十一日:午,到西火车站吃饭,主人为曹杰、徐养原两君,客人多是安徽同乡。       (摘自逯耀东著《寒夜客来:中国饮食文化散记(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