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毯是土库曼斯坦的名片,也是这个国家献给世界的宝藏。土库曼地毯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图案,向世人展现着瑰丽的土库曼文明。
地处里海之滨的土库曼斯坦是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汇于此。土库曼斯坦大部分国土被卡拉库姆沙漠占据,水源和耕地常常引起斗争,因此,过去的土库曼人多以游牧方式生活。地毯轻便,利于迁徙,可用来遮盖固定毡房的木质构架,有效阻挡烈日与寒风,还可铺在毡房地上、挂在墙上,既实用又装饰生活空间。
对鲜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土库曼人而言,地毯保留了祖先们生活的痕迹,记载着先辈们对世界的认识,堪称用特殊语言写就的民族史。
考古证明,土库曼地毯历史悠久。现存最古老的土库曼地毯实物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1949年,苏联考古学家在阿尔泰山区永久冻土层的巴泽雷克(西伯利亚南部一个峡谷地区)5号墓中,发现了一张近乎完整的精美手工拉绒地毯。
随着时代发展,土库曼地毯出现了两种类别:一是传统的图形地毯,以红、绿色为主,间有少量橘、白色,图案多为重复排列的图形和符号;二是创新的情景地毯,颜色丰富,图案多为风景、人物或故事。在内容和颜色上,情景地毯比起图形地毯丰富了许多,直观地记录土库曼人的生活与历史。
土库曼斯坦有“地毯王国”之称,就连国旗和国徽上都印有五种最经典的地毯花纹,象征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最北边的达绍古兹州有雪花形状;靠近里海的巴尔坎州描画了船只、船锚、海浪和鱼;沙漠腹地的马雷州有蛇的身形;热情好客的列巴普人民在地毯上编织土库曼传统毡帐;阿哈尔州有均分于4个区块的12只鸟,代表12个月,区块颜色深浅交替排列,象征黑夜白昼和四季更迭。土库曼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对生活和自然的理解织进地毯。
土库曼地毯上常出现一种被称作桂尔(意为花)的八角形或菱形图案,以十字形、阶梯塔形排列。土库曼斯坦前任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指出:“无论是在最原始的信仰中,还是在现实的世界性宗教中,都可观察到世界之山、生命之树、地心之轴的形象,这也正是土库曼地毯古老花纹‘桂尔’的基本含义。”
1992年,土库曼斯坦首任总统尼亚佐夫将每年5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地毯节”。每逢地毯节,首都阿什哈巴德就会举办地毯展览会、学术研讨会、地毯设计编织大赛(见图)等活动。
1993年3月20日,土库曼斯坦地毯博物馆在首都阿什哈巴德落成。如今,这座博物馆是土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约展出2000张地毯展品,图形地毯、情景地毯、门毯、挂毯……2019年12月,土库曼传统地毯编织工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自《世界知识画报》2025年第2期 张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