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于6月24日至26日在天津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吸引了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800名嘉宾参会。
世界经济论坛,被誉为“非官方的国际最高级会谈”,其举办地瑞士小镇达沃斯因此盛会而闻名世界。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从2007年开始,论坛将夏季达沃斯永久设在中国,并逐渐形成了大连、天津两座城市轮流举办的“双城特色”。18年来,前瞻、开放、创新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依旧全球瞩目、风华正茂。
前瞻性
从经济议题“勾勒世界新秩序?”“解读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到科技议题“如何进行人机协作”“科技赋能智慧城市”,再到可持续发展议题“适应气候变化下一步行动”“新能源+治沙”……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围绕“解读全球经济”“中国展望”“剧变中的产业”“投资人类与地球”“新能源与材料”五大方向,探讨应对全球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和新增长模式。
“前瞻性是夏季达沃斯论坛常开常新的关键。”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佟家栋一语道破。
佟家栋回忆,2008年,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彼时,首届在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并未聚焦如何摆脱危机,而是以“下一轮增长浪潮”为主题,为寒冬中的世界经济点燃希望。2016年,当人们对“工业4.0”尚未有详细概念时,论坛就创新聚焦“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短短几年间,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新兴技术已经风起云涌,许多曾在论坛上构想的“黑科技”悄然变为现实。
“与时俱进的夏季达沃斯论坛,积极倡导、推动社会良性发展,让人们提前感知全球经济发展的风口,助力世界经济寻求增长机遇,是其持续吸引全球政要、学者和领军企业家参与的核心原因。”佟家栋说。
开放性
这是弗兰德中国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勾建辉第三次受邀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论坛上大量新鲜、前沿的观点,涵盖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科技创新浪潮、产业变革方向,以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最新研判,让企业能够洞察经济、产业和新技术动向。”勾建辉说。
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李迎迎认为,夏季达沃斯论坛之所以受到全球瞩目,更在于其提出的很多新理念、新方向能在中国找到载体,真正落地开花、结出实果。
同样参加多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感触很深。2018年,她以诺和诺德的开创性项目,分享应对中国老龄化与城市化带来的糖尿病挑战;2023年,她分享关于诺和诺德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加速药物发现,赋能患者更好地管理慢性疾病的实践经验。在她看来,中国鼓励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持续推进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环境利好,提升企业在华发展信心。
多次参会的张晓燕观察到,商业界与会者占比最高。“论坛给他们提供了信息、信心和机遇。往小说,能寻觅到在中国投资的新风口;往大说,能了解中国的发展前景和其看待世界的视角。”张晓燕说。
夏季达沃斯论坛外,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对实现“双碳”目标坚定承诺,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诸多因素共同构成外资企业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的坚实基础。
创新性
气象卫星模型、全息交互系统、人形机器人、多维触觉灵巧手……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诸多来自天津的“黑科技”将亮相,展示当地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内领先的商业气象卫星运维、数据供应及应用服务商云遥宇航副总经理王鹏程认为,公司产品在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首秀,标志着公司站在了与世界对话、为全球服务的新起点。
不仅在渤海湾畔,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的共识。DeepSeek突破技术圈层,直抵社会大众,给全球科技界带来震撼;宇树人形机器人“扭秧歌”、参加格斗赛;大疆在民用无人机方面全球领先……中国越来越多新兴企业凭借自主创新成为行业引领者。
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筹备工作专班办公室副主任李嘉毅说,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关注企业家精神驱动的创新,以及科技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人工智能、绿色能源、中国的创新动能都成为嘉宾交流的重要议题。
“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从早年聚焦国外科技,到如今中国科技话题成为焦点议题,这既让人惊叹,又在情理之中。”张晓燕分析,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一以贯之,近年来持续加大在基础科学和高端科技领域的投入,取得了丰硕成果,外国机构和企业纷纷透过夏季达沃斯的窗口探寻中国科技创新高速发展的“密码”。
(摘自6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 邵香云 宋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