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女子商店

作家文摘 2022年03月04日

民国时期的天津

  1922年,林耀华与其丈夫王兴周共同创立了天津第一家女子百货商店——华贞女子工商所。之所以将商店定名为女子工商所,是因为他们所聘用的二十余名店员全部为女性。开业之前,林耀华还专门对女店员进行了职业培训。

  商家聘用女性店员为顾客服务,这种情况之前在天津从没出现过,在当时的天津引起不小的轰动。开业当天,华贞女子工商所外聚集了大量看热闹的百姓,人们都对女店员这一新兴职业颇为好奇。其实,林耀华此举,并不是为了博眼球,以此为噱头增加经营收入。林耀华毕业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与妇女运动领袖邓颖超、刘清扬是同学,受她们影响,林耀华对妇女解放、妇女职业发展很关注。她此举的目的就是为拓展女性就业渠道进行探索。

  但这次探索并不算成功。自开业起,华贞女子工商所不但经常被民众围观,还时常有地痞、无赖来骚扰女店员,姑娘们不堪其扰,纷纷被迫辞职。尽管林耀华多次报警,并采取加薪的方式挽留,但仍然有一部分女店员选择放弃。而且华贞女子工商所的经营状况一直不是很好,至1930年,林耀华被迫将华贞与广泰商店合并,所聘店员也全部换成了男性。

  尽管华贞女子工商所的探索并不算成功,但是她却首开天津聘请女性店员之先河。华贞女子工商所的经历,让邓颖超、刘清扬等妇女运动领袖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女子职业发展的急迫性。为此,她们做了很多努力。受她们所宣传的进步思想影响,1924年3月,天津总商会董事宋则久开始在其经营的国货售品所中招收女练习生,并聘请邓颖超、刘清扬等人为顾问。宋则久采取男女店员一同工作的模式,减少了女店员被地痞、流氓骚扰的现象。刘清扬在《妇女日报》撰文对此大加赞赏,男女店员合作破除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传统观念,对促进女性职业发展大有裨益。刘清扬还鼓励女性朋友积极到国货售品所报名参加工作。

  民国时期的天津是中国第二大商业城市,不过在女性就业方面,远落后于第一大商业城市——上海。但华贞女子工商所和国货售品所的创举,让有识之士看到了天津妇女职业发展的一线曙光,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自2月21日《今晚报》 张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