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兄弟姐妹合影,一排左二为张允和
1934年,胡适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那一年,“合肥四姐妹”之一的张允和来参加北京大学的招生考试。她的国文、历史和英语非常出色,特别是国文更是让人惊喜,但数学考试却让她一筹莫展,竟一道题也不会做。
考试分数出来后,毫无疑问,她的数学是零分,但她的国文、历史和英语却考得非常好,尤其是她的作文得了满分,最后总成绩相加,她的成绩居然超过了录取分数线。
当时,北大规定:任何一科是零分的学生都不能录取。当胡适看到张允和的作文后,一脸惊喜地表示:“这个学生我要了!”于是,他先找到批改数学试卷的老师,请求对方无论如何在张允和的试卷上找出几分。不料这位老师坚持原则,坚决不改试卷。
胡适又跑到校务委员会,言辞激烈地和对方争辩,他批评对方目光短浅,用教条主义生搬硬套,把如此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我们完全可以破格录取这样的人才!在胡适的一再坚持下,北大教务室最终商量决定,同意破格录取张允和。
张允和得知此事后,心存感激地表示,胡适先生是她这辈子最应感激的人,是她生命中的真正贵人。张允和被破格录取,在当时北大绝对是石破天惊的消息。她因此被报纸称为“北大新生中的女杰”。 (摘自4月14日《人民政协报》 张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