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高原
蓝天、白云、草地、湖泊,远处山上的羊群和马路上悠闲自在的牦牛,随处都是一幅幅大美的画卷。可是,这样的风景丝毫没有吸引万晓文和他的团队,越野车行驶在平坦的马路上,而此时车上的其他人都因为高原反应插着氧气昏昏迷迷地睡着了。万晓文担心司机瞌睡,两个人抽着烟闲聊着,他们已经开了一天半的车程,离阿里地区还有400公里……
这样的场景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有时候为了夜晚赶路走捷径,时常会迷路,遇上车辆没油只能在车上蜷缩着等天亮。听公司的老同事说,现在这样的条件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他刚进藏时去趟阿里地区都是坐班车要走四五天才能到。
万晓文是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经理。公司主要业务是地质勘探与开发,他已经是分公司的第三任经理了。2006年为了响应陕西省煤田地质局“走出去”发展战略要求,从公司职工石宝安带着第一台钻机进驻西藏施工到现在已经有16年了,队伍也从几人发展壮大到了几十人,而他在这片贫瘠、荒凉而又充满希望与热爱的土地上也干了有六年。为了理想与信念、事业与担当、家庭与幸福,一拨一拨的地勘年轻人,走进了雪域高原。
地热资源
地热资源是贮存在地球内部的可再生热能,其功能多、用途广,是一种洁净的、综合性的矿产资源,可用于发电、供暖、洗浴及高科技农业等领域,西藏自治区作为全国地热资源富集地区,以地热发电的羊八井地热电站(见图)、羊易地热为代表的电站应运而生,其中羊易地热电站正在施工多个地热生产及回灌井,西藏分公司第一任经理王恒业就按照公司部署进行了该井田施工任务。那曲的气候是西藏最恶劣的地方,树木植被匮乏,常年伴随着大风天气。高高的钻井平台上,时不时的有大量高温水汽喷出,每天工人们都穿着棉厚工作服上面套着雨衣在井台上操作施工,经过夜晚零下十几度的严寒洗礼后,早上出工第一件事就是用火将泥浆泵、钻具及井台融化后才能重新施工。项目结束后,最高温的一口井井口温度达130℃,为羊易电站一期16MW发电提供了地热地质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后续地热井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山南地区错那县,位于中印边境,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0.6℃,常年天气寒冷,是典型的高寒县。当地的农牧民平常就是靠燃烧牛粪来取暖,七八月间正是孩子们穿着鲜艳的短袖、裙子欢蹦嬉戏的季节,而这里的孩子基本上四季都穿着同样的棉袄。保持续稳定、保科技创收、保民生福祉一直是当地县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2016年错那县准备开发县城一期、二期地热供暖项目,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彻底解决当地八个月的供暖难题。
高寒高海拔的气候丝毫没有影响到这群地勘人,重复的现场地质踏勘、重复的方案反复论证,重复的设备反复调试,农牧民们满怀期望的心情通过皴裂的高原红直抵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对他们来说,昼夜能有温暖的房屋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幸福。两年多日夜的辛苦奋战,一排排政府安置房屋建成,一条条供暖管道架设入户。竣工验收后,县城供暖面积22万平方米,平均室温可达到20°C至26°C。
军民情
2018年3月,错那县城北边的雪山上空,一只神鹰翱翔而过,一三九西藏分公司的员工每次驻足错那县都像是回到了家乡,因为那里的一山一水、每个角落和每一丝空气都是那般熟悉和亲切。而这种感觉当时丝毫没有在第二任经理张磊身上得到体现,他刚上任第三天就来到错那,高原反应身体还没有适应过来。
除了当地援藏干部和农牧民,最辛苦的要属边防部队的战士,他们不仅要克服高寒高海拔的身体不适,还要坚持每天的拉力训练。由于间歇性停电加之天气严寒,管道容易冻裂,电热水器根本无法有效运行,训练过后的洗浴成了困扰边防部队全体官兵的难题。了解到情况后,张磊带着石宝安和万晓文就来到了部队后勤保障部,熟悉的地质环境、现成的业绩基础和成熟的施工经验双方立即一拍即合。一个月投标通过后,第一时间就开始了设备搬迁,每辆设备搬迁车到错那装卸完也就到半夜了。大家伙匆匆在活动帐篷吃完饭,倒头就睡,寒冷和缺氧完全没有了知觉。
记得施工期间,正在帐篷讨论新的施工方案时,一名年轻的边防战士走了进来,手里还抱着一箱方便面说:“听说你们在这给我们施工热水井,感谢你们!没啥好东西,这个你们留着吃。”几句看似平常的话语,真的感人泪下。
部队的热水终于打出来了,大家一起验收工程的同时,在一起洗了个澡。几个月的军民情、兄弟情交融在一起,在水雾弥漫的部队澡堂里这种感情得到了释怀,水的温度直抵身体上的每个毛孔,神经的刺激将眼泪宣泄而出。
阿里之行
夏日的拉萨是一年中气候最好的季节,街边的柳树在高紫外线的艳阳下显得翠绿盎然。张晓亮长期从事野外地质测量,此时他正在和同组其他人收拾行李,将项目中用到的资料、仪器、设备和生活必需品往车上装,此行的目的地是阿里地区改则县,他们将在那里进行两个月的盐湖水文地质测量工作,迎接他们的将是5000米的海拔和肆意的风沙。“路上注意安全,记得带上救生衣和保护绳!”“车上氧气瓶充满气了没有?”……同事们的话语算是临行前的嘱咐,摇曳的柳枝也貌似再见的告白。
此时,马上到阿里地区了。虽然已晚上8点了,但落日前的火烧云是那样的绚烂与神奇。万晓文迷蒙的眼睛里透出几缕血丝,点上一根烟吸了一口,这时大家伙都醒了,车辆迎着落日的余晖驶去。前方依稀看见几座钻井塔架,正在探采地下地热资源,阿里地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又将是惠及当地军民的民生工程。 (作者就职于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