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式爱情的样板

曾国荃的爱情

作家文摘 2022年06月14日 ·刘绪义·

  晚清名宦有一个特点,大多来自于底层社会,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荃等,他们的爱情婚姻呈现出一个与现代何种不同的特质、面貌?不妨以人们不大关注的曾国荃(曾兄弟中行九,下文简称老九)为例,揭开旧式爱情的一角。

  光绪元年,52岁的老九受到两宫太后的召见,几天后补授陕西巡抚,五天后复又改授河东河道总督。而到了次年八月,新的任命又降落在老九头上,朝廷让他赴山西担任巡抚。

  这次任职河督时间虽然不长,老九也曾长时间在河堤上巡察督饬,沐风栉雨,得知巡抚山西的差事,老九向朝廷报告了自己旧病复发,请求开缺治病。

  此情此状一半出于至诚,一半是因为山西巡抚这个职位不是老九想要的。其真正的原因是“山西冷于河南”,他向曾纪泽吐露心曲,“拟请修墓假又难于措词。且待交卸后方可定计。人之一生,全恃运气,官运在西北,不能强要到东南,亦势使之然也”。

  信中所言“修墓假”提示了一个信息,修谁的墓呢?文中没有交代,其实就是替熊夫人修墓。事有凑巧的是,四月二十二日,也就是老九抵达开封任职东河总督的当天,夫人熊氏病逝于湘乡老家。

  这个熊夫人是老九的正室。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14岁的老九与同邑处士熊超群之女成婚,生子三、女四。老九的这个熊夫人,道光五年(1825)十月十二日出生,笄年嫁入曾家,38年间,夫妻感情不错,51岁而病逝。和很多乡下女人一样,当老九率吉字营东征期间,熊夫人一直在老家抚养着孩子。我们从几段非常珍贵的记载中能够透视老九与熊夫人之间的感情。

  同治元年(1862)正月,大哥曾国藩接到了在家的四弟曾国潢寄来的一封密信:

  今年二月,卿宜人(注:曾国藩季弟曾国葆的夫人)去世之后,看八字者来,有请年科三(注:曾国葆嗣子纪渠)八字者,断之曰:八字颇好,今年欠吉,要五尺布插田,要五尽布过年尽称为奇。后十一月,沅弟(即老九)寄信来,说在营为事恒公(曾国葆)病痛,许观音戏三天……后戏子才上床,(曾国葆)去世之信即到。科四母子盖信神,因有看八字者说沅弟明年断不可打仗亲自出队,话语颇不吉利。九弟妇母子苦欲求大伯父另派一人往金陵督兵,求谕沅弟来身边办事云云。弟不深信邪说,想兄亦以谓然。因九弟妇再三苦言,是以附呈。叩求伯兄大人审核发为祷。

  巧的是,都应验了。插田时,曾国葆夫人去世;过年前,曾国葆病死在金陵前线。曾国葆之死如此凑巧,震惊了在乡下的老九夫人。她强烈要求在家的曾家老四国潢向在安庆的大哥求情,一年内不要派老九亲自督兵。湖南自古巫风遍地,乡下女人迷信八字、巫卜者很多,老九夫人也不例外。从这里,可以看到熊夫人很关心自己的丈夫老九的安危。

  同治二年(1863)正月十一日,曾国藩给九弟写信,他要求老九不要远出,更不要亲自督阵,谨守“恐、惧、和、平”四个字,顺势以避“八字”所预言。从信中可以看出,老九夫人的陈情,在曾国藩这里是起了作用的。

  老九和熊夫人聚少离多,但老九将自己的妻侄熊登武带在身边,使其由一个中右哨的基层小兵,成长为一个湘军总兵,最后晋升为武将最高等级之提督。也算是光大了熊氏门第,是对夫人的一种回报吧。

  战后,在乡下赋闲八年之久的老九北上任职,离开熊夫人,不过两年光景。熊夫人死时,自己刚刚履新,消息迟到了个把月,因而老九对自己此次出山颇为后悔。他对侄儿纪泽说:

  去年被王孝奉牵率而自己太欠老成,关心账目,遂致一念之动,轻率而出……如我在家中,我夫人之恙必可望早痊愈也。

  余夫妇贫贱劳苦,时常以道义忠孝相勖,我之所以少咎戾于父母之前,事奉贤侄父母不至于大相谬背者,皆侄婶母劝训之力。至于伺候我之病,教育儿孙成人以承我之欢心,犹其余技耳。所以近三十年来,余钦我夫人之妇德,刻刻不敢妄自主张,其中我之错处极多,然心中钦敬妻室纯粹之德。亦尝能自己认错,所以伉俪之情笃于普天下之人。

  老九从军九年,摧锋饮血,经纶夷险,吉凶息耗,朝夕数变,熊夫人在家只怕也真的是每天都处在忧危之中。兄弟分家之后,家中大小事务,都靠她一手之力。“千端万绪,朝暮孜孜,则又在罢瘁磨炼之中也。”儿子曾纪瑞、曾纪官也说:

  吾父率师转战而东也,吾母每夜热香中庭,吁求天神,匍匐百拜,切切祷祝……祝而复拜,恒尽丙夜,风雨雾黳,严霜炎皓,不为休止……吾兄弟皆弱年侥幸列身庠序,吾母不色喜;及屡应乡试不第,吾母亦不以介意,但勖以立志修业,宠辱不惊而已。

  儿子眼里的母亲应当是真实的,老九对熊夫人也颇为满意。他请纪泽撰文时感慨:

  人之生世,以名为重,然非文不足以永其名,得佳文而与集以俱传,所谓附骥名彰,诚不诬也。熊夫人事我之孝顺,笔难殚述。我之隐疚在心,侄之深知也。以吾侄如椽之笔,表彰叔母之隐德,亦足俾巾帼忠孝之典型,流传于千载之后,且纾我不尽悲悼之忱。

  老九是个幽默有趣的人,他不狎妓不赌博,也很顾家,每打完一仗,他都要请假一段时间回乡休息。作为一个性格开朗的人,难得他流露出悲痛之辞。他对纪泽述及夫人之德尤令人感慨:

  我性暴躁,间或不驯,偶有触于吾父吾母之意恉,其端将露,夫人则以大义绳之,婉词箴之。我间或不能承文正公贞忠报国之隐微,而夫人则以初终之义劝之。至于外名利富贵,重廉静贞节,挽回我之不合于义者,实不可万言罄数。而其治家之宽严得中,教训子女之悉合乎圣贤之训,此皆吾侄所目睹而亲承之者。

  然而,在儒家传统社会,只有妻子为丈夫守孝之义,却无丈夫为妻子守孝之规。夫人病逝于老家,老九竟不得请假,更不得回籍见夫人一面、送其最后一程,料理其后事,其内心之悲疚可想而知。正是出于这种感情,老九在河南反复嘱咐纪泽,一定要为熊夫人择定一处好墓穴,将后事尽行托付给侄儿。接到去山西任巡抚的差事,老九吁请赴汉口就医,这样便能离家近了许多,“倘如所请,则可另想主意”,很有可能是想借机回乡看看。但朝廷催促,老九驰抵山西省城太原接任山西巡抚,身后留下的是他长长的遗憾。    (摘自《书屋》202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