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善德武陵”杯全国微小说精品展

老照片

作家文摘 2022年11月15日 ·欧阳华丽·

  南方是宜城一家报社的名记者,退休后闲来无事便一头扎进了摄影的世界。小桥、流水、人家、 新建筑、老弄堂,经常可以看到他捕光捉影、流连忘返的身影。

  这天,他挎着摄影包,手持单反相机来到东长街。这是个喧闹、拥挤的居民区,一条狭长的小巷,青砖灰瓦的房舍,居住着六七十户人家。

  夕阳余晖下,巷子的尽头,两位老人正坐在一棵老槐树下相对抹泪。有着新闻眼的南方一惊,近前问道:“两位老人遇到了什么伤心事?”老太太扭过头掏出手帕擦泪,老头仔细打量着南方,迟疑地说道:“你是那个爱拍照的记者吧?这一城人可有半城人认识你。”

  南方正要说话,老太太猛一拍手:“想起来了,你是南方记者,当年你还采访过我。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南方仔细端详着老太太。老太太提醒说:“当时,你就在我们这儿拍新闻呢,我家孩子从三楼掉下来……”

  一下子,南方想了起来。当年,老太太还是一位年轻妈妈,一天,孩子睡着了,她去附近的市场买菜,回来时,惦记着儿子,她不由得朝自己居住的方向望去。这一望,非同小可,突然看见三岁的儿子正爬到没有栏杆的阳台上。糟了,我的儿子!她大叫一声,疯狂地往前跑,边跑边喊,孩子不要往外爬!

  楼下的人们也发现了险情,心猝然悬上嗓子眼儿。就在这时,儿子也惊喜地看见了妈妈,向她扑来——也就是这一扑,儿子一脚踩空,跌了下来。

  “我的儿子——”妈妈大惊失色。瞬间,她像一道黑色的旋风,向着坠落的儿子冲了过去。

  当时,南方正在路口拍新闻,眼疾手快,举起手中的相机,抓拍到了母亲接住孩子的一刹那。

  南方感叹道:“您当时真是拼了命啊!我记得您伤得很重,手臂受到巨大撞击后产生爆裂伤。”老太太叹口气:“没想到遭了那么大的难却养大了这么个不孝子。”

  南方出于做记者的敏感,断定老太太一定有难言之隐。待她抹了一阵泪,细细追问方才知道,原来她的丈夫早年去世后,她单身一人把孩子抚养成人,孩子成家后,她和多年来一直关心他们母子的老杨头,本想凑在一起过几年好日子,谁知,孩子坚决反对,说她要是自私自利,不考虑家里人的感受,就跟她脱离母子关系。说到这里,两位老人互相看了一眼,眼圈又红了。

  南方心里一动,说道:“您把地址告诉我,我改天去拜访您和孩子。”

  这天,老太太正与儿子、儿媳大闹口舌官司,吱呀一声,推门进来两位不速之客。老太太一看是南方和居委会的王姨,又惊又喜。王姨朝向儿子、儿媳,笑眯眯地说:“别吵别闹了,今天,特地登门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老天下雨,老娘改嫁,什么好事能淋到我们头上?”儿子、儿媳一愣,满脸疑惑。

  “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别急嘛!”居委会的王姨不急不慢地说道,“市里举行摄影展,南方老师给你们拍的照片,引起轰动效应,他特地上门来表示感谢!”儿子建军和媳妇又是一愣:“此话从何说起?”

  南方把一张发黄的报纸递给儿子:“你叫李建军吧?二十三年前,我无意中拍到你和你母亲的一张照片,当时,发表在我们报纸的头版,让我在报社立住了脚。现在,这张泛黄的老照片又在摄影展中引起巨大反响,我一定要好好感谢你们啊!”

  “是啊,”王姨接上话茬说,“当时,你母亲可是奋不顾身啊!住院后,医生说要接住从楼上掉下来的孩子,有着巨大的意外风险,稍有偏差,落在母亲的头上,她有可能当场死亡,落在她脖子上,她可能高位截瘫。”

  南方把一张放大了、装帧好的照片递给建军,照片中,年轻的妈妈像一尊石雕,她有力的双手将一个孩子紧紧地捧护在臂弯里,神圣的母性瞬间定格。

  建军看着照片中母亲坚毅的脸,眼眶慢慢红了,听完南方对当时惊险场面的描述,热泪横流。“好了,这照片就送给你了,”南方拍拍建军的肩头,情真意切地说道,“母亲又给了你第二次生命,这张老照片值得好好珍藏!”

  一个月后,南方收到了建军亲自送来的请柬,诚邀他参加母亲和杨叔的婚礼。

  (原载《湘江文艺》2022年第3期,原刊责编:袁姣素)

  本栏目由中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创作基地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