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西专家过节回老家免费帮满屋乡亲看片”的短视频在网上热传,被网民纷纷点赞。
华西专家帮老乡看片
网络视频中的情景,发生在今年国庆假期。当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廖正银从工作所在地成都回到老家自贡市荣县双古镇探亲,乡亲们闻讯,跟以前一样,拿着各种片子陆续找来,要请廖正银帮忙看看。
于是,廖正银举着一张CT片对着阳光仔细察看(见图),身边围着几位等待看片的乡亲,这一过程被人拍了下来发到网上,迅速引发网民关注。
据视频拍摄者朱女士介绍,乡亲们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挂专家号比较困难,每次逢年过节,廖正银回家后,许多乡亲就会直接到他家里去,请他帮忙看片。廖正银会很耐心地分析讲解,不收钱和礼物,乡亲们也不会过多打扰到他。
有评论分析,这里面既有医者的仁心,还有乡情的温暖,自然令人感动。
廖正银告诉记者,他工作已经31年了,回家给乡亲们看片、提建议也几十年了,“从华西医科大学毕业后,我每次回家都会给老乡们提供诊疗建议,有时候,一天家里要来10多个老乡”。
廖正银说,有时候,是在老家外面吃饭过程中,隔壁桌乡亲听说他是医生,端着碗过来问几句;有时候,是在亲戚们聚餐的饭桌上,提及一位朋友有问诊的烦恼,他会立即赶过去帮忙;有时候,是在老家田间地头散步的时候,遇到一位乡亲,看他有就医难处,就多问了几句、顺道帮忙看看片子……
“只是一件件小事而已”
从华西医科大学毕业后,留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影像科,穿上白大褂,廖正银刚开始是一名闷头“看片子”的医生,经过几年磨炼,后来慢慢发现自己比较喜欢临床工作,就转去做介入治疗了。“那几年在影像科的时间里,积累了很多知识,慢慢也锻炼出了我的眼力。”廖正银说,因为片子看得好,大家都笑称他“火眼金睛”。有了初期的影像学锤炼沉淀,后来给乡亲们看片子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有一次,一位老乡拿着片子来找他,看过片子后,他不仅给出了就诊建议,还提醒老乡注意腰椎方面的问题,让老乡及时去做相关检查。“有时候,我给老乡看完片子,还会给他们留电话,有的还加了微信,他们后面有问题也可以联系上我。”廖正银说,这样一个小举动看似很简单,却让乡亲们觉得很安心。
有一年春节,大年二十九晚上亲戚们一起聚餐,席间,廖正银听一位亲戚说有个老乡刚到成都住院,情况比较紧急,还没做手术,他听完后,饭也不吃了,到处找车说要赶回成都帮忙。终于找到一辆车,连夜赶回了医院,和同事一起给患者及时做了手术,止住了血,已经是大年三十凌晨三四点了。为了让老家的母亲放心,他又马不停蹄在夜色中赶回村里。
1991年刚工作不久,廖正银和朋友去峨眉山旅游。在峨眉山上的雷洞坪,廖正银和朋友正在欣赏景色的时候,突然听说一名游客的孩子生病了,在四处找医生。他赶紧过去一看,孩子当时发着高烧,全身抽搐,当时山上没有药物,廖正银立即让大家找来酒精,不停给孩子擦拭降温,同时进行必要处理,忙碌了好一阵,孩子的体温降下来了,情况也慢慢好转。
廖正银说,像这样随时帮助他人的情况,他遇到过很多,他觉得这些都是身为医生应当做的本分,“只是一件件小事而已”。
排队挂号只为说句“感谢”
如今,廖正银已经从一名医学毕业生成长为主任医师,但在忙碌工作之余,他还一直在学习。
“激励他不断寻求进步的,是每一次帮助患者后,看到患者脸上洋溢的喜悦和安心。“患者发自内心的信任,这是一种莫大的重托,让我们医生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更不能有一点马虎。”廖正银说,从医多年,接触病人多了后,会发现患病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每一个病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能帮助一个病人,就能帮助一个家庭获得“重生”。
有一年,他帮助一位从外地来看病的肿瘤患者进行了介入手术,患者后来身体恢复了,不再承受巨大的疼痛,患者的女儿辗转千里专门来到医院门诊看他,排队挂号就为了说一句“感谢”,这让廖正银非常感动,也激励他为了患者付出更多努力。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2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