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上海白鸽票轶事

作家文摘 2022年11月22日

清末印有《千字文》的白鸽票

宋春舫

  “白鸽票”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彩票,据考证起源于晚清道光年间(亦有乾嘉年间一说),是由京津一带的民间赛鸽活动派生出来的一种博彩游戏。起初,大家下的赌注都不大,无非是增加点赛鸽的乐趣罢了。然而,随着京城王孙公子的加盟,赌注越下越大,参加人数也愈来愈多,渐渐演变成一种新的赌博形式。

  国人热衷博彩一事并非个例。如晚清盛行于广东全省的“闱赌”,就是拿乡试中举者的姓氏来赌博投注。一些善于与时俱进的广东赌商大胆引进菲律宾的“吕宋票”来替代“闱赌”,光绪年间传入上海后,因早前便有“白鸽票”,所以老百姓也称“吕宋票”为“吕宋白鸽票”“东洋白鸽票”。

  珍妃堂兄揽下代理权

  宋以朗在《宋家客厅》一书中提到:

  父亲(宋淇)曾对我说,宋家和清末光绪皇帝原来也有些渊源。光绪最宠爱珍妃和瑾妃两姐妹,特许她们的一个哥哥在上海办白鸽票,那是一种古老的彩票。父亲没有告诉我那位哥哥是谁,但他曾经跟我姐姐提过。当然,她早忘记了。幸好他当年一边 说故事,一边画了一个家族表,上面写着:“唐志锐——珍妃、瑾妃之兄。查一查资料,这位志锐是满族正红旗的,姓他他拉氏,是瑾妃、珍妃的堂兄。”

  珍妃的堂哥唐志锐中进士后,按例授翰林院编修,长期得不到提拔,官微俸薄,因交游广阔应酬频繁,时有捉襟见肘之感。朋友们给他出谋划策,说:“听说有人在上海代理‘吕宋白鸽票’发了大财。你家小妹深得当今圣上恩宠,让她吹吹枕边风,特许你在上海发行‘大清白鸽票’,白花花的银子岂不就滚滚而来了吗?”唐志锐便借公务名义往江南走了一趟,在上海滩实地查看、排摸行情后,觉得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值得一试。

  回京后,唐志锐便将自己的打算告诉珍妃。珍妃借机在光绪耳边吹枕头风,说娘家哥哥有一个广开财源的妙招——发行彩票,可先在沿海城市试办,朝廷不出一个钱,却能从中抽头收税,国库每年能额外增收一大笔银子,何乐而不为呢?光绪大悦,很快就在唐志锐的奏折上批示照准。

  唐志锐与其他八旗子弟一样,吃喝玩乐无一不精,办正事则六神无主;要其独当一面开辟一片新天地,实在是强人所难。更何况,大清律明令禁止官员经商,此时的他已被光绪视为维新改革的干员,破格提拔为户部侍郎, 此时,他的狐朋狗友中有一人献计道:“您不妨在上海找个信得过的朋友,让他出面经营,说好每年孝敬您多少银子即可。”

  肥差交由徐家兄弟

  唐志锐在上海有个结拜兄弟叫朱鉴堂,是德国人开办的礼和洋行买办。他从京城的内线得知此事后,便告诉在自己手下做过事的徐家兄弟,让他们立即赴京疏通渠道,上下打点。在朱鉴堂的帮助下,最终徐家兄弟如愿以偿,从唐志锐手中拿到了在十里洋场经营“白鸽票”的代理权。

  徐家是海宁世家大族,咸丰年间,太平天国与清军在江南争夺城池,江浙一带的乡绅富商纷纷迁居上海租界,其中就有浙江吴兴宋家和海宁徐家。徐家兄弟摸准了上海人渴望一夜暴富的心理,除了在《申报》《新闻报》等热门报纸上大做广告外,还雇了许多人在市区的主要路口、居民点及商业区设摊布点,不遗余力地推销“白鸽票”。

  不久,因“戊戌变法”失败,唐志锐作为光绪维新变法的得力干将,被贬往荒远的新疆伊犁军前效力。徐氏兄弟见风使舵,便不再按合同给“总承包”缴纳提成,从此,“白鸽票”成了名符其实的独家经营,徐家兄弟赚得盆满钵溢,富甲一方。

  徐家当年定居上海后,将女儿徐碧云嫁给了吴兴宋家、美孚洋行的买办宋季生,生下儿子宋春舫。若干年以后,圣约翰大学的高才生宋春舫到了谈情说爱的年纪,与青梅竹马的小表妹两情相悦。然而,母亲徐碧云却非让宋春舫娶朱鉴堂的女儿朱伦华不可。朱鉴堂对徐家可谓有大恩。

  最终,留学回来的宋春舫遵从父母之命,娶了朱伦华为妻,后生下两个儿子宋淇和宋希。

  (摘自《上海滩》2022年第10期 李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