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与“醒酒冰”

作家文摘 2022年12月13日

  黄庭坚(见左图)才华出众,诗文、书法俱佳,与苏轼并称“苏黄”。

  “醒酒冰”之名是黄庭坚首创,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水晶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肉冻(见右图)。饮酒之后,食用一些清凉、素淡的食物可以解酒,水晶脍就有这样的特点,是黄庭坚非常喜欢的一道菜。

  在《饮韩三家,醉后始知夜雨》诗中,黄庭坚写道:“醉卧人家久未曾,偶然樽俎对青灯。”黄庭坚醉卧在这位韩姓朋友家里,主妇为了让他醒酒,端上来一盘肉冻,想必是很了解黄庭坚的喜好,所以预先有所准备。在诗后的小注中,黄庭坚带着几分自得,介绍自己是“醒酒冰”的发明者:“予常醉,后字‘水晶脍’为‘醒酒冰’。酒徒皆以为知言。”

  关于水晶脍的制法,《事物绀珠》中的介绍比较细致。主要材料是猪皮,首先把皮上的脂肪剔除干净,加水熬煮,过滤汤汁,凝结为冻状。切片装盘,加入调料即可食用。另一种制法是鱼鲜味的,使用鲤鱼皮。洗净熬煮,把汤滤清,加入少量鱼鳔继续熬煮,再次把汤水滤清。接下去的步骤基本一样,汤水冷却之后,凝结成冻。食用时候切片,拌入青菜丝,浇入调料。

  理论上说,含有丰富胶原蛋白的食物都可以用来制作水晶脍。猪皮、猪蹄可做肉冻,鱼皮可做鱼冻。无论材料是肉、鱼还是琼芝菜,只要汤水过滤得好,成品就会如同水晶一般晶莹剔透,类似我们今天的果冻,“水晶脍”之名由此而来。宋代人在吃水晶脍的时候,切得比较细,韩维有一首诗中说:“凝如宝匣开明镜,散逐金刀落素丝。”

  北宋都城汴梁的夜市中,即有水晶脍售卖。南迁之后,水晶脍又传到杭州,成为市面上常见的一道菜,并且传到宫廷之中。大臣张俊在家里款待宋高宗的时候,第十二道菜有“鹌子水晶脍”。把这道菜安排在末尾,很有讲究,这个时候大家已经喝了不少酒,需要一点清爽的醒酒菜。  (摘自《同舟共进》2022年第11期 于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