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尔均著 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11月出版
周恩来、邓颖超在西花厅(1952年)
“贵宾”礼遇
自从1946年我在上海离开七伯、七妈,有九年没有见到他俩了,思念之情虽殷,但却无缘谋面。
在军比我幸运得多,1955年她就因部队整编调到了北京,七伯、七妈很快接见了她,还让她常去西花厅玩。说实在话,我在为她庆幸的同时,多少也有些“羡慕嫉妒”呢。幸好,我的运气也来了,就在这年9月,领导派我去北京完成一项紧急任务。
单位刚整编完,我们单位就按照中央军委统一部署,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肃反运动。我被任命为临时组建的肃反办公室秘书组组长。9月下旬,总后勤部来电,要求我们派专人去北京总部汇报运动情况,限期三天内报到。那时重庆到北京的火车运行不畅,时断时续,根本赶不及。领导上研究决定,由我去北京汇报,并且“奢侈”了一回,特批了一张民航机票。民航都是小飞机,机舱里只有两排面对面的座位,能够坐上一二十人,从重庆唯一的白市驿小机场起飞。
有趣的是,飞机在北京机场降落后,我意外地享受了一回“贵宾”礼遇。这天正逢节日前夕,乘坐飞机的大多是重要人物,有些人估计是赴京参加国庆活动的。我哪想到这些,舱门打开后,第一个走出舱口,站在最前面迎候的那个人,满面春风地向我伸出手来。我当时一愣,但马上反应过来,一边同他握手,一边想他应该不是来接我的,但又很面熟。忽然想起,这不就是我素来敬仰的文学泰斗郭沫若先生吗?这时,负责礼宾的同志上前介绍我身后贵宾,这件事也就将错就错地过去了,成为我后来津津乐道的一次美好的误会。
七伯赠我刮胡刀
由于这次出差是临时决定,来不及事先写信告知七伯他俩。但七伯的消息何等灵通,我刚在总后开完会,就有人让我接国务院打来的电话,原来是卫士长成元功通知我,七伯、七妈知道我到了北京,让我和在军现在就去西花厅,他俩等着见我们。
果然,当我俩匆忙赶到时,七伯、七妈已迎上前来。七伯凝神端详了我一会儿,高兴地说:“尔均,有九年没有见面了吧!”又转身对七妈说:“你看,这些年没见,这孩子已经认不出了,我们家出了个年轻军官,这是好事啊!”七妈也笑着说:“尔均、在军,快过来坐下,让我和七伯好好看看。”我俩连声回应:“谢谢七伯、七妈!”我参军以来,还没有回过家,这是第一次见到最亲也最尊敬的长辈,心情万分激动。
这种拘谨让我闹了个笑话,吃饭时太紧张,不小心把嘴唇咬破了。这件小事居然被细心的七伯发现:“尔均,你嘴里怎么流血了?可不要大意啊。”嘱咐卫士快把医生请来。医生很认真,挑破我唇上的血泡,又涂上碘酒消毒,直到止住了血,七伯、七妈才放下心来。七伯还不忘特别叮嘱我:“你们年轻,要加强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小事也要注意。”疼爱之心溢于言表。
吃饭后开始交谈,我紧张的心情也慢慢放松。七伯说:“上一次见面,你还没有胡子,我看你现在也长胡子了。今天我和七妈送你一样东西。”他走进房间,拿出一个精致的金属小盒,外表光洁,亮闪闪的。七伯递给我说:“这是我用过的刮胡刀,很好用。今天把它送给你,记得要刮胡子。”原来,这是把吉列牌(俗称老头牌)刮胡刀,盒里衬有红色丝绒,还有个固定刀架,存放有六七个刀片,从刀架容量看七伯已经用了两三片。
“胡公”传奇
早年听父母说过,七伯的眉毛和胡子都很浓重,在上海避难期间,为了防止被特务认出,曾经留过胡子。离开上海赴中央苏区时,他就是蓄着长须冒充牧师出行的。多年后,听张宗逊和张震等老同志说,他们在中央苏区初见周副主席时,他都是留着一把大胡子,人们尊敬地称他“胡公”。
七伯的大胡子是什么时候剃掉的呢?七伯秘书何谦告诉我,1937 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央委派七伯代表党中央去西安处理事变的一切事宜,他在会见张学良、杨虎城之前,礼貌起见,找把剪刀将一把美髯给剪掉了,此后就再也没留过胡子。
七伯的胡子和刮胡子的故事,在他投身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时期,发挥过独特的作用,也可谓一段传奇。
至于七伯送我这把刮胡刀的来历,我问过当时一直在伯伯身边的卫士长成元功。他回忆说,1954 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时,曾托大使馆买过一个老头牌刮胡刀,但七伯觉得不太适用,又退回给使馆。日内瓦会议期间,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十分钦佩周总理的过人风采,会后不久,英国工党专派代表团访问中国。英国人知道七伯胡子的特色,特地准备了一把比较讲究的刮胡刀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总理。从时间上推算,七伯送我的刮胡刀应该就是这个。
记得七伯递给我这件珍贵礼品的时候,特意看了看我和在军的着装。当时全军授衔工作刚刚评完,还没来得及换装,这次见七伯、七妈,我俩的穿着还是缀有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胸徽和“八一”帽徽的军服。我们平时都比较注意整洁,七伯看后点了点头,说:“不错。”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军人要特别注意自身形象,平时穿便衣也要整洁得体。”
我俩谈话时,七伯曾经提起他青少年时期在南开中学读书时每天常见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讲究仪容归讲究,在生活中,七伯又是俭朴的楷模。这两点在七伯身上毫不违和,反而相辅相成。那天一起吃饭时,因天热他脱下外衣,我们看见,他的衬衫袖口缀了补丁,领子是换过的,但看上去干干净净,平整如新。卫士告诉我俩,七伯的胡子长得快,他每天必刮,一丝不苟。每次接待外宾前他都要刮胡子,有时一天见三拨外宾,他就刮三次胡子。伯伯说,讲究仪容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维护国家和外交形象的需要。要赢得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