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镜和中国第一镜

作家文摘 2022年12月20日

  “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从远古的石镜到现在的玻璃镜,小小的镜子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玻璃镜诞生于威尼斯

  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是在玻璃之都威尼斯生产出来的。1317年,威尼斯的玻璃匠人在试制彩色玻璃的过程中,发明了透明玻璃。1508年,玻璃工匠达尔卡罗兄弟先将锡箔贴在玻璃表面,再将水银倒在锡箔上,水银将锡溶解后形成了一种银白色合金,这层合金牢牢地黏附在玻璃面上,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玻璃镜子。1835年,德国化学家发明了化学镀银法,使得玻璃镜真正走入大众生活,玻璃镜也不再是贵族才能拥有的奢侈品。

  从“鉴于止水”到磨石为镜

  在镜子发明出来之前,古人都是利用平静的水面来照面的,而用于盛水的器皿,古人称之为“监”。清代的《说文解字注》中标明“监与鉴通假”,说明古文中的“监”“鉴”均是镜子或照镜子的意思。“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便是《庄子·内篇·德充符》中的名句。

  相传,神州大地第一面镜子的发明者是黄帝的次妃嫫母。嫫母上山挖石料时,看到一块石头并发现自己的相貌依稀出现在石头的表面。回宫后,嫫母用磨具在石头表面打磨光滑,而自己的相貌也越来越清晰。后来,黄帝得知此物,大为赞赏,并命人继续用石片制作了许多这样的镜子。从此,镜子慢慢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有据可查的“中国第一镜”是一面黑色石镜(见图)。它是1973年在上海金山亭林遗址出土的一面黑色板岩石镜,直径20厘米,厚0.4厘米,当表面沾有清水时光可鉴人。结合石镜的发现,可以推测在新石器时期,良渚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艺品制作能力,且已经开始在意仪表方面的问题。   (摘自12月9日《北京日报》 田月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