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兰1史蒂夫·马修曼·

(摘自李玉良 王丽译《灾难、风险与启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7月出版)
福岛事件
欧洲航天局的“重力场和静态洋流探测”(GOCE)卫星接收到了大地震所产生的低频声波。动力传递效应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小型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撼动了覆盖在南极大陆上的苏兹伯格冰架。两米高的海浪扑向智利海岸。印度尼西亚沿海房屋被摧毁。俄罗斯千岛群岛低洼地区一万多人被疏散。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勃兰姆医院宣布,由海啸造成的损失高达400万美元。
在互联网上,要求冷静的呼声和官方的否认被指控为阴谋论和对事实的掩盖。据报道,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出现了碘化钾片抢购潮。在边境线以南的美国,防毒面具、盖革计数器和生存工具包的销量激增。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家卡车生产厂倒闭。芝加哥活牛期货价格创历史新高。瑞士再保险公司股价暴跌……
以上所述均为媒体对一场灾难所引发的后果及其应对措施进行的报道,尽管灾难发生在遥远的地方,其影响却波及各大洲乃至外太空。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海岸发生了里氏9.0级的大型逆冲区地震。这是自现代科学仪器开始测量地震以来日本所经历过的最大地震,后来被称为东日本大地震。地震引发了局部高达40米的大海啸。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海浪冲垮了海堤,引起爆炸。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三台反应堆机组熔毁。随后,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放射性物质排放到海水中(见图)。国际原子能机构宣布,按照国际核与辐射事件分级表(一种类似于地震学家衡量矩震级所用的分级模式)的分类,福岛核泄漏事故等级为七级,是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世界银行将其认定为地球上第一场“四重”灾难:地震、海啸、核反应堆事故与世界范围的供应链中断结合在一起。福岛事件也使我们预见到了21世纪的风险和危害。今天的风险以其复杂性为特征,并因我们的相互联系而加剧。
灾害呈现新特点
21世纪的灾害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首先是破坏的规模大。它们破坏的基础设施更多,影响的人也更多。福岛事件中,日本宫城县、岩手县和福岛县受到的影响最大,二万人丧生,而流离失所的人数是死亡人数的1000倍,100万栋建筑物被毁。仅仅清理受灾现场的费用就已经超过10亿美元——而放射性污染究竟能否被“清理”,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这次核泄漏被广泛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核事故。此外,“供应链中断所造成的间接损失可能与直接损失同样严重,甚至更严重”。福岛事件还导致了大范围的停电和数百万人的供水中断(这也是为什么只提“四重”灾难很可能低估了它的破坏力)。
其次,这些新的灾难在分布上要复杂得多。它们的影响范围太广,以致对它们的处理变得极其困难。福岛上发生的事情并没有被控制在福岛上,而是扩散开去。无论是放射性废物还是海啸残骸,都无法控制在日本的主权领土范围内,供应链的影响也波及全球。
第三,在事件发生前,这些新的灾难是“不可想象”的。正如福岛的一项调查所揭示的那样,工厂的运营者“陷入了一个安全谬见,认为诸如核心熔化这样的严重事故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当危机真正出现在面前时,他们并没有任何准备”。
正如福岛在各种地球系统(大气、陆地和海洋)中发挥作用一样,它也在许多人类系统(通信、经济、能源、卫生、技术和政治)中发挥作用。当然,这两个系统是紧密联系着的。构造力、海浪、洋流和风与定居模式、股价和商业惯例混合在一起。这些过程显示出多重空间性:地面零点、250千米外(太空边缘)、13000千米外(在南极洲)。它们融合了自然、人类和社会技术等方方面面,显示出不同的时间性。一场灾难可以是同一时间发生的许多事件,也可以是不同时间发生的许多不同事件。虽然现在日本的游客数量与灾难发生前相当,但福岛仍然人烟稀少。日本汽车工业现在正常运转,但是,即使核反应堆能够被清理,清理工作也将持续一代人或更长的时间,而疏散区将在几十年内保持禁区状态。有些事情永远不会回到最初的状态,相反,我们必须做出调整来应对新常态。人类的结局和命运也会因所处的环境和所从事的职业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于那些直接受影响的县来说,福岛事件的情况很糟糕。它使日本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危机,将核工业从业人员推入谷底。但这个事件又为从事抗癌药物、页岩气田和液化天然气销售的人带来生机。在英国,它还催生了一个全新的商业企业——海藻农场。
这使我们不得不考虑福岛事件的影响。我们必须考虑能源、政治和经济领域的损失。福岛事件破坏了日本公众对当局的信任。在全球范围内,要求将核电从国家能源政策组合中剔除的压力越来越大,也动摇了商界对“即时”生产系统的信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是提高企业透明度和政治透明度的要求、对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以及供应链安全问题等。
大量的人类灾害未被关注
灾害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环境的一部分,是导致人类安全感缺失和生存焦虑的根源。
如果我们坚持强调当下的、可见的和令人瞩目的灾害,研究重点必然固定在“爆发式”灾害,而不是“渐进式”灾害上,前者爆发突然,后者则缓慢发生,如饥荒和流行病。然而,在过去20年中,对美洲经济和人员来说,造成最大损失的恰恰是那些未被报道的“沉默灾害”。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的一项研究根据16个加勒比海地区和拉丁美洲国家22年来的数据,分析了从一万个自治市中提取的8.3万份历史记录,发现危害最大的灾害是那些避开新闻媒体“紧急幻象”的局部和经常性事件。由于这些事件在当代社会中司空见惯,它们在主流研究中很难被“算作”灾害,但它们的影响却是灾难性的:90%的人身和生命损失及建筑物破坏都是由这些渐进式灾害引起的。
应急管理数据库的数据显示,与洪水和野火等迅速爆发的灾害相比,饥荒和干旱等慢性灾害导致了绝大多数的死亡事件(86.9%)。
可能,我们只关注极端事件而忽视了小事件。然而,与罕见的极端灾害事件相比,日常灾害事件,比如洪水和山体滑坡,很可能在其累积的过程中更具破坏性。事实上,小型灾害常常是多发性的,影响长远而深刻。其频繁发生破坏了复原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本着这些想法,专家们研究了1971年至2002年间发生在哥伦比亚的灾害。在此期间,一些大灾害引人注目,如波帕扬地震(1983)、内瓦多德尔鲁伊斯火山爆发(1985)以及蒂埃拉登特罗和金迪奥地震(1994、1999)。然而,利用历史灾害数据库DesInventar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哥伦比亚,小灾害也同样影响广泛。该数据库将灾害注册入库,并提供软件应用,进行灾害影响分析。分析发现,在1971年至2002年间,虽然内瓦多德尔鲁伊斯火山爆发所造成的死亡比小型灾害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更多(前者24442人,后者9475人),但小型灾害波及的人数却比此次火山爆发和金迪奥地震中死伤人数的总和还要多(前者1745531人,后者392882人),其所摧毁的房屋更多(前者93160座,后者41531座),破坏的农作物和房屋也更多。
DesInventar数据库所收集的事件是EM-DAT等较知名的数据库所没有的。在EM-DAT中注册一个灾害必须满足以下一个或多个标准:事故造成10人以上死亡;至少100人受到不利影响;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需要国际援助等等。因此,它只列出了1971年至2002年间在哥伦比亚发生的97起灾害事件,而DesInventar则记录了 19000 多起灾害事件,所记录的死亡人数几乎是EM-DAT的五倍。
显然,还有大量的人类苦难和环境破坏未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