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善德武陵”杯全国微小说精品展

短笛

作家文摘 2023年02月21日 ·贺妙忠·

  鹅城的初秋爽风和煦,宛如阳春,满街的异木棉开得花团锦簇,正是郊游的好时节。

  清晨,踏着晨晖,奔富打算和妻子一起,驱车去金口镇母亲家接上儿子,到乡下老家小住。

  车过火车站,却发现去金口的大道两边树起了朱红色的挡板。一听广播,原来是因为疫情,这里要封控了,小区只能进不能出。到了母亲家门口,隔着挡板,奔富夫妇将生活用品递给看上去心情沉重的儿子,悻悻地回了家。

  或许是因为劳碌命受不得闲,生活突然按下了暂停键,妻子生病了。奔富带着妻子做完核酸检测已是深夜。一番检查之后,她住进了医院。

  为了便于管理,疫情期间,住院只能登记一位陪护人员,而且陪护人员不能随意出医院。奔富手上的工作只能暂停。

  住院部里病人并不多,妻子的病床临近窗户,阳光充足。负责他们这个床位的护士简单作了一个自我介绍,她叫红霞,是个零零后女孩,今年刚入职。虽然年龄小,但是干活很麻利。短短几分钟,便将房间消好毒,物品归好位,被褥铺好,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

  “既然来了,就安心住下吧,当是给自己放个假!”妻子安慰道。奔富会心地笑了笑。当晚睡得很踏实,大约凌晨时分,蒙眬中护士走了进来,给妻子换了药,打了一瓶点滴。奔富正要抬起头表示感谢,红霞温和地笑了笑,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第二天,晨曦照进病房时,一阵袅袅的短笛声响起。奔富伸了个懒腰,出门看时,红霞已经把早餐和生活必需品备好。她脸上洋溢的笑容,像短笛和阳光一样,让人赏心悦目。

  第三天还是阳光明媚短笛袅袅,但笛声有些急促,红霞的脸上虽然带着微笑,却显得心事重重。提前定好的生活用品,拿上来时丢三落四,上下跑了好几趟才带齐,扎针的时候接连扎了三四次才好。

  中午,护士长来查房。奔富和她刚好是多年的老友,聊天自然很放松。出于担心,闲聊之中奔富说起了红霞今天的表现。护士长顿了顿,一边看妻子扎针的情况,一边介绍可能是工作压力大,加上生活不顺,让他们多理解包容。

  护士长表示了歉意,然后转身出去了。妻子责怪道:“现在疫情严重,医院人手不足,一个零零后的护士照顾我们这么多人,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这么说,她容易挨批评……”奔富才意识到刚才的话有些不太合适。正准备追出去解释一下,但想到那样有些太做作,还是作罢了。事后,他心里一直感觉像悬了一块石头。

  当天下午,红霞再次走进病房。这次她把生活用品准备得井井有条,打针也十分用心,脸上却再也没有了明媚的笑容。奔富想向她解释一下,又不知从何说起。

  依然是阳光明媚,但是那袅袅的短笛声消失了,红霞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后来,她再也没有出现在病房里。之后奔富的妻子也出院了,奔富再次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但他的脑海里,依然常会响起那悠扬的短笛声和红霞明媚的笑容。

  进入初秋,因为疫情,小区所在的街道再次被封。商会的同仁,为街道捐赠了抗疫物资,在分发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奔富眼前闪过。正是红霞,此时她已经是带队的护士了。本来想和她说几句话解释一下,但是实在太匆忙,看着她的背影,奔富心中的那份惭愧涌上心头。

  一个月之后,疫情被控制住了,在街道办主持下,开了一场小规模的表彰大会。会场上正播放着惠州好人零零后刘护士的视频:“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看着她,奔富不禁又想起了红霞。

  一直到会议快开始的时候,红霞才走进了会场,她的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会后,在奔富的邀请下,红霞和护士长一起,带着同事来到奔富家中小聚。此时他再也抑制不住,当着两人的面,把医院里的心结说了个透彻。说完,心中如释重负。

  红霞看着奔富,脸上满是感动:“富哥,这个事情真的不怪你,当时我几次申请出院抗疫,都因为工作安排给拒绝了,为此我也很伤心,和男友都闹起了矛盾……”

  “是的,你当时和我讲,我就很理解,所以后面给她争取了机会带队外出抗疫,向刘家怡学习,出来后她心情立马好多了……”护士长说完,大家都轻松地笑了起来。

  “现在和男朋友怎么样了?”奔富问。

  红霞并未回答,只是点头笑了笑。饭后大家一起在小院喝茶,红霞拉起一位俊朗的男孩,让他表演才艺。

  不多时,一阵悠扬的短笛声在小院响起,熟悉且悦耳。

  (原载2022年12月9日《羊城晚报》,原报责编:朱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