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温州》 曹凌云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

美岙村码头
作者历时三年,对温州30个有代表性的岛屿和300多公里海岸线进行深入的走访和考察,全书从海洋文明的内在结构来解析温州海洋文化的多层构造,通过生动、真实的故事,反映沿海居民的行为模式、人居群落、组织结构、社会制度、文明创造,以及海洋文明的开放性、外向性、多元性和兼容性的特征。
温州地处浙江南部,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因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唐朝时始称温州。
温州历来被诗人词家宏叹高赏,如宋代诗人杨蟠的《咏永嘉》(温州古为永嘉郡):“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
一带一路与温州
2013年金秋过后,我从不同渠道反复听到一个词:一带一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推动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良性发展提出的重大倡议: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温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一个海洋大市,大陆海岸线长375.90公里,近海海域面积8649平方公里,岛屿众多,共计714.5个(0.5个为横仔岛,温州台州各占一半),平均高潮位岛陆面积共163.30平方公里,岛屿岸线蜿蜒曲折,达671.71公里;航道纵横交错,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的外贸产品出口,在整个中国古代海上贸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
并且,世居于此的民众与海洋文明共呼吸同命运,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了深厚的海洋文化,一直延续到当下。
于是,我在完成了手头的写作计划之后,立即将目光深情地凝注在温州的海域之上。
温州的海洋文化
温州海洋地形复杂,大致而论,海岛、海港与沿海平原构成了温州海洋开发的立体生态系统。
温州海洋文化的重点应该从秦汉时期开始,东瓯国依海立国,作为沿海邦国,依海为生、靠海生存的人们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以海为田,因海而兴,人们的生活习性与文化习惯都与大海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宋元时期,温州港兴旺繁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大受欧洲各国欢迎的龙泉青瓷“雪拉同”(Seladon),在龙泉生产后,沿瓯江运抵温州港,转换成走海运的大船运到宁波,再换上远洋大船途经马六甲海峡,运至东南各国,或越过印度洋到达欧洲各国。同时,瓯窑也曾兴盛一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各国。
历代王朝对海域边疆的控制时紧时松,人们经略海洋有张有弛,在跌宕起伏的朝代更替中,温州民众一方面频遇战事,世事纷扰,一方面保持着海洋发展与开发的历史延续性。到了明清时期,温州海域海盗称霸,倭寇侵略,两度“海禁”,温州民众既有服从和反抗的腥风血雨,又有与内地人民的水乳交融,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温州海洋文化。两千多年的演化史,悲欢交集,其文学素材比海洋生物还丰富。
从海洋文明的内在结构来解析温州海洋文化的精彩,更要了解沿海民众的生活实态、生存境况,关注他们的意识形态、行为模式、群落结构、组织制度、物质创造等等。
浩瀚的大海,恶劣的环境,安谧的渔村,古老的木船,不灭的灯塔,如画的海滩,勇敢的渔民,质朴的村姑,鲜活的人间烟火,与大海搏斗的种种惊险,这些都是我采访的重点。
我走渔家,上渔船,访渔民,问渔汛,听老年人回忆,与青壮年谈心,我们在海风中感受心灵的交汇,在海浪中孕育浪漫的情怀。五个月的如歌生活,许多难忘的经历游弋其中。
温州海岸线有“三多”
8月份在温州还是盛夏,烈日当空,我从温州海岸线的最南端苍南县霞关镇开始走读,绵长168.8公里的苍南海岸线可谓是黄金海岸线,蓝天、沙滩、大海、滩涂和一个个经过精心打扮的小镇、渔村,被沿海公路串联在了一起,构成了独特的滨海景观。
这一路走来,我感受深刻的是温州海岸线有“三多”。
独流入海的江河多。温州境内有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水系,均为浙江八大水系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河流各自入海,它们与“三大水系”相比,流程短、水量少,但流域植被繁茂,泥沙含量不高,河口大都修建有水闸,既能阻挡咸潮入侵,又解决沿岸用水问题。
广阔的滩涂多。温州海岸线虽然有精美的沙滩,但与其他一些沿海城市相比,拥有的沙滩实在太少,规模也太小。而温州海岸线却有广阔的滩涂资源,这也是其他一些沿海城市无法比拟的。根据浙江省2010年调查结果,温州市拥有滩涂面积约5.75万公顷,占全省的25%,主要集中在瓯江、飞云江、鳌江的河口两侧和乐清湾、大渔湾、沿浦湾沿岸,从瓯江口向南到舥艚港琵琶门,沿岸滩涂面积占总面积的65.70%。
温州港口、渔港多。温州港是个千年之港,战国时期出现原始港口雏形,唐朝开通了与日本的航线,明朝受“海禁”严重影响,清朝被辟为通商口岸;1994年,温州港被列为中国20个主要枢纽港口之一,东西南北辐射俱佳,集河口港、近海港、深水港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港口体系。
我在海岸线走读,经常深入一些港口,我听海浪拍打船舶发出“嗡嗡”的浑厚声音,看各种船只进进出出于港口的一派繁忙景象,想起唐朝诗人郭密之的《永嘉怀古》诗:“永嘉东南尽,倚棹皆可究。帆引沧海风,舟沿缙云溜。”
眼前这一望无际的大海,阳光布满海面,无数的银光在跃动,这是多么宏伟的气象。在新的全球竞争和合作格局中,温州正处于由“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跨越的征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