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美食中,鱼才是杜甫的最爱。天宝十二年(753)夏天,在一组游览纪事诗中,杜甫写到了长安贵族家中的一道美食: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具体做法是,将鲜鲫鱼快刀切成细条,再以文火煲熟,起锅时撒上新鲜采摘的香芹。这道菜色香味俱佳,令人想起来就口舌生津。
到了成都后,杜甫吃上了他认为最好的鱼——“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杜甫重修了一座“水槛”,即临水的观景台,围有栏杆。除了观赏风景之外,主要还是用来垂钓。《江村》诗中说: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孩子们以缝衣针制作钓鱼的钩子,显然是对成人行为的模仿。
寓居草堂的第二年,杜甫写下组诗《绝句漫兴九首》,其间称赞成都的美酒:
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人生能有几多岁月,可不能把香甜的美酒丢在一旁。
在蜀地,杜甫的味蕾完全绽放开来。他的诗中多次提到,自己和司马相如一样患有“消渴”,即糖尿病,可能与嗜吃甜性食物有关。
杜甫在《进艇》诗中提到“茗饮蔗浆”,即甘蔗汁。这是一种高含糖量的饮料,用精致的瓷器盛装起来,出游时带在小船上随取随饮。
唐代时西瓜尚未普及,人们所食多为甜瓜。王维《老将行》中“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说的即是甜瓜。
到夔州后,都督柏茂琳经常关心杜甫,夏天让管理果园的官员送来美味的甜瓜。《园人送瓜》诗中说:
沉浮乱水玉,爱惜如芝草。落刃嚼冰霜,开怀慰枯槁。
杜甫很讲究,用竹子引来山泉水,把甜瓜浸泡得冰凉,才用快刀剖开享用。
杜甫当年决定从甘肃秦州前往同谷,原因之一就是同谷县令在书信中吹嘘同谷遍地是薯蓣和鲜笋,而且山崖上到处都是随手可采的蜂蜜。杜甫诗中多次写到自己对蜂蜜的喜爱:“树蜜早蜂乱,江泥轻燕斜”“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崖蜜松花熟,山杯竹叶春。”
古人认为野生的崖蜜可以治疗风湿病。
(摘自《同舟共进》2023年第1期 向以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