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

他来到伦敦奥运会

作家文摘 2023年03月03日 ·袁念琪·

1948年,中国男篮参加伦敦奥运会,前排左二为吴成章

  “阿弟,来打篮球。”

  1941年的一个下午,上海青年会中学清水红砖墙大楼底层的篮球场,有人在喊场边看球的中学生吴成章。生于1924年的中国篮球最老国手吴成章。就这样一声“阿弟”,吴成章一脚迈进了球场,开始长达70多年的篮球人生。

  “拉波拉波”

  1908年,篮球在上海落脚——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把篮球列入教学内容。至1946年,上海篮球委员会举办的上海市篮球联赛已有72队参加。

  钱旭沧任上海篮球委员会主席时追求创新,除自己研发篮球电动计时计分器、首创电台实况转播赛事等,还增加国际交流,邀请美国西岸明星队、福克斯明星队、华盛顿大学及美军球队等访沪。1946年9月,他邀菲律宾华侨组成的群声男篮访沪,菲律宾队十战十胜轰动上海滩,尤其让人眼睛一亮的是他们的单手投篮。

  从此,上海篮球运动员学到单手中投、远投和上篮,这些技术成为上海篮球队的特色。吴成章则学到了掩护战术,他说:“之前我们不懂掩护。一碰到他们掩护,防不胜防。菲律宾与我们比赛讲菲律宾话,‘拉波拉波’一叫,就是掩护开始。”

  一年多后,上海篮球队与菲律宾华侨组成的篮球队相逢于第7届全运会男篮决赛。吴成章回忆道:“与菲律宾打到53平,延长时间我们赢了6分……上海队学会了‘拉波拉波’掩护,才赢了。”

  国运不济 体育不幸

  参加第14届奥运会的中国男篮10名队员,产生于1948年5月全运会结束后。按规定,冠军队出5名运动员,亚军队出3名运动员,其他队出2名。“江良规担任奥运会篮球队领队,宋君复担任教练,龚家鹿担任管理。”吴成章回忆。

  因缺经费,篮球队在江良规当体育系系主任的国立中央大学集训,龚家鹿是该系教授。集训一月,从6月初到7月。吴成章说集训期间没有对手、强手可以交流,这是最大的问题。

  训练计划由宋君复制定,他是北方的大学教授,队员对他不熟悉,只知道他做过奥林匹克队教练,曾率刘长春参加第10届奥运会,任第11届奥运会中国篮球队指导,还是国际篮球裁判。

  宋君复看谁基本技术好,谁就当主力。很快确定5个主力队员,上海队占3个。中锋蔡文华、左锋吴成章、右锋李世侨、包松圆左后卫、黄天锡右后卫。主力阵容确定,而征战奥运会却无目标。“教练员、领队没有定我们这次去具体要怎样,只是要我们好好打,为国争光,学习提高。1936年,中国男篮参加奥运会,输得一塌糊涂。所以,教练员也没有信心一定要我们出线。”吴成章说道。

  出征奥运前,国库空虚。中国奥运代表团经费也受影响,他们便通过打表演赛筹集经费。巡回表演赛于当年7月开始,第一站上海,由钱旭沧经办。上海观众多,门票高,2块钱一张票。每次打完比赛后,龚家鹿去拿钱。吴成章记得:“在上海打了至少有4到5场。上海体育馆至少有二三千人看,这个门票收入相当可观了。”总算凑够了去伦敦的费用。

  1948:伦敦之殇

  1948年7月20日,24岁的吴成章来到伦敦。

  中国男篮入住奥运村要升旗。没军乐队,用借来的留声机和唱片伴奏。因缺钱,他们住两天就搬出奥运村,转住伦敦东北郊区一所职业中学。训练在学校体育馆,他们没跟任何球队打过教学赛,就自己照教练安排练。

  7月29日,因“二战”停办两届的奥运会开幕。参加男篮比赛的有6组,与中国队同组的是智利、比利时、菲律宾、伊拉克、韩国。小组赛最后一场他们将对阵伊拉克,开准备会时他们发现:同组中、智、比、韩、菲5队积分相同,唯有伊拉克全输。

  吴成章说:“我们问教练,这场球我们肯定能赢,那么,到底谁出线?教练讲:看胜分多少。谁赢得多谁出线。当时算下来呢,我们要赢78分才能出线。这个时候,爱国之心还是有的,有机会还是要拼的。这场球打全场紧逼。结果,创造得分纪录,125:25,我们赢100分。”不料他们空欢喜了。教练没搞清规则,是积分相同的5支球队间的净胜分决定小组出线,中国队赢伊拉克1分和100分没差别,还是未能出线。

  1948年奥运会回来,吴成章被聘为上海回力队教练。1949年上海解放,华东军区篮球队到沪比赛多次输给回力队,他们便请吴成章做教练。就这样,吴成章1951年起为华东军区篮球队教练,1955年又成了南京军区篮球队教练。他率球队多次获全军冠军。20世纪60年代,他调八一队当总教练,并培养出后为八一男篮主教练的大儿子吴忻水等一批国内篮坛名将。     (摘自2022年12月29日《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