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京杭大运河特大桥项目施工现场
中非班轮“塔内斯梦想”轮从烟台港起航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将开幕;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开幕。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全国两会将释放重要信号。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也将首次亮相。他们关注哪些话题,将如何履行职责、参政议政?
共促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中国经济转暖,如何更好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等话题,备受代表委员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投资集团董事长刘新勇关注数字经济的发展。他认为,数字经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全国两会上,刘新勇准备围绕如何抢抓数字经济发展先机积极建言。
全国人大代表、金陵石化公司党委书记张春生关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话题。他建议,科学定义长江支流,精准指导流域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准备的建议,重点关注经济领域话题。“今年是恢复经济的关键年份,希望国家能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在税收等领域出台更直接、更有效的帮扶政策,继续减轻企业税负,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各民主党派就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准备了多项提案。
民建中央准备的44件提案中,涉及经济发展和财政金融类的有32件,占比超过70%,多个提案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关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创新力、资本市场助力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推动数字贸易健康发展、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增强经济发展信心等主题。
民进中央准备的《关于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提案》指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
致公党中央准备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提案》指出,保住中小企业、保住市场主体对稳住经济基本盘意义重大。
致公党中央准备的《关于深化电力市场体制改革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提案》指出,践行“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重头戏”。提案整合实地调研成果,指出了电力体制改革与市场化建设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深化电力市场体制改革、构建适应于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体制等相关建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许多代表委员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话题建言献策。
来自甘肃陇南大山的全国人大代表、陇上庄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倩娟,近年来通过电商直播带货,让更多山货“搭网”出山,带动了全县各乡镇4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今年全国两会,梁倩娟带来的议案和建议将聚焦在电商行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主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需要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大庄村党支部书记石炳启,就乡村人才振兴相关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准备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关建议。
(下转第13版)
(上接第1版)同样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谢青梅。她建议,通过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培养具有“三农”情怀的乡村振兴人才,打造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
各民主党派准备的提案中,不少关注乡村振兴话题。
为更好发挥农村能源资源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民革中央准备了《关于推进农村能源发展持续赋能乡村振兴的提案》,关注农村能源生产设备开发程度较低,能源消费清洁化不足等问题。
民建中央在《关于大力发展涉农职业教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提案》中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针对当前涉农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案建议制定涉农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提高涉农职业教育吸引力,优化乡村产业业态和创业环境,切实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等。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每年两会,民生领域话题都备受各方关注。今年,许多代表委员带来了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相关的议案、建议和提案,事关民生福祉。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北城小学校长张淑琴常年聚焦教育领域问题。她表示,今年自己的关注重点之一是学前教育。同样关注教育话题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黄晓娟。黄晓娟在工作和调研中发现,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甚至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出现难以自我调节的压力,加上对心理健康问题关注、重视不够,往往容易导致问题加重。“今年,我重点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马慧娟,是当地易地扶贫搬迁亲历者。通过调研,马慧娟发现红寺堡区卫生技术人员短缺,影响了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导致易地搬迁群众对本地就医的认可度不高,部分群众选择异地就医,不仅医保报销比例较低,还增加了额外支出。“今年我的建议还是关注易地搬迁群众生活。”
在民生领域,各民主党派也准备了许多相关提案。
农工党中央今年拟提交的提案,有不少关注到医疗健康话题,如《关于推动我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关于开展国家儿童用药改善行动的提案》等。
民革中央准备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案》,提出增加免费健康体检项目、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等建议。
民盟中央准备的45件提案中,有15件属于教育科技文化类别,关注了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设立工程职业类学生公费教育试点工程,深化国家级新区产教融合,进一步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促进科技人才成长等话题。
民进中央在准备的《关于多措并举促进青年群体就业的提案》中建议,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提升农村青年就业能力;完善青年社会保障体系等。 (摘自3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