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必须建设一个更先进的工具和方法来管理知识、处理信息。科技作家涂子沛通过个人经历、经验和敏锐的判断,站在科技和时代的前沿给出了一个清晰的答案——第二大脑。第二大脑是在个人和互联网之间出现的一个新工具。它不仅是我们生物大脑的数字复制体、外挂大脑,可以随时记录、存储和查找,它还是人类生物大脑的一个补充和延伸:可以对我们的记录不断地进行动态整合和分析,借助算法的灵性,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创建有价值的连接,推动第一大脑产生新的创意。
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我认识这种疾病是从家里已经过世的两位老人开始的,但给我的认知带来风暴般战栗的是一部英国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凭借这部电影,84岁的英国演员安东尼· 霍普金斯梅开二度,于2021年再次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成为该奖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得主。
霍普金斯在影片中饰演一名因身患阿尔茨海默病而逐渐失忆的老人安东尼。因为他的记忆快速变得杂乱、荒芜,这位父亲在日常生活里也不断迷失、错乱,导致了与他相处的亲人痛苦不堪。
影片的最后十分催泪,这位风烛老人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希望他的母亲能来看他并把他接走(见图,剧照):
“啊,我,我到底是谁?”
——你嘛?你是安东尼。
“安东尼?”
——是啊!
“安东尼,这个名字很好啊?你觉得呢?”
——这确实是个好名字。
“是我妈妈给我起的这个名字。你认识她吗?”
——谁?
“我妈妈。”
——噢,不认识。
“她……她……她有一双很大的眼睛。我现在看到她的脸了,她……我想她能来看看我。”
“我想要我的妈妈,我想离开这里,找人来,找人来接我……”
人穷返本。失忆的老人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婴幼儿的时 候,他记得的只有自己的妈妈。一个人所有的经历,最终都会转变成记忆。如果没有记忆,人就会变成一张可怕的白纸。
阿尔茨海默病会侵袭、剥夺人的记忆,这个疾病带来的症状如此明显、残酷、恐怖。但事实上,即使没有疾病,几乎所有的人,每天都在遗忘,这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也可以说健忘是人的天性,只不过这个过程比较缓慢,而且是一点一点地逐渐忘记。
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发现和总结的,艾宾浩斯设计了一套严格的方法来测量记忆,后人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制了这条遗忘曲线,你可以看到:
20 分钟后,大约有42%学习过的内容被遗忘掉;
1小时后,大约有56%被遗忘掉;
1天后,大约有74%被遗忘掉;
1周后,大约有77%被遗忘掉;
1个月后,大约有79%被遗忘掉,只有21%被记住!
这条曲线表明,人最终会忘记他自己学习、经历过的绝 大部分内容。遗忘的过程就像一支射出去的箭,先快后慢, 在落地的时候,完全停了下来。德国大文豪歌德在老年的时候经常认不出自己过去写的东西, 他说:
我老是不停地写下去,就把自己写出的东西忘记了……我的有些作品已经完全与我陌生,它们就像一张蛇蜕下的皮, 留在了路边。
美国作家拉尔夫 ·沃尔多 ·爱默生晚年也认不出自己的作品,他读到自己早期的作品却认为是别人的,并且感叹说:“我不知道这个作者是谁,但他无疑非常了不起。”
艾宾浩斯的实验其实针对的不是老年人,而是年轻人。年轻人也健忘,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健忘更加突出,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般人意识不到,就像无知的人难以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一样,健忘的人也难以发现自己健忘。相反,绝大部分年轻人都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记忆力要高于身边人的平均水平——这在统计学上当然是完全不可能的。今天有很多网络服务公司正是靠大众的这一错觉来拉升每个月的收益。这些网站推出收费的订阅服务,它提供一段时间免费让消费者试用,但只要一过免费试用期就会自动从消费者的账户里扣钱。正是因为人们普遍对自己的记忆过度自信,很多人在免费试用期结束时忘记取消订阅,而不得不支付费用。
我曾经在书本里发现夹着的数张百元大钞,但就是想不起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我也常常在商场的停车场里碰到有人一脸焦虑、找不到自己停车的位置,他们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社交场合叫不出别人的名字,那些人我们曾见过一两次面;我们家每次清理冰箱的时候,都会发现很多意外的食物,直到看到才想起来我们曾经买过这个,但一直忘记了吃。
养狗的人会有一个经验,就是经常会在家里的沙发、床底下发现一些食物。狗在有吃的时候会想着没吃的时候,它会把食物贮藏起来,这是一个好的习惯,但是它们藏过就忘记了,食物会在那里变质腐败,直到主人发现。
在健忘方面,我们和动物其实很相似,一样的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