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5月的上海,暖风和煦,春花烂漫。17日,丁悚给陆澹安(见左图)复了一封信:“澹安吾兄:昨荷赐书,欣同晤面。……他日如荷偾临,竭当倒履相迎,藉倾积愫也。……弟 悚 敬上。”
近日,在陆澹安文孙陆康先生的书桌上,日记、信札、照片一一展开……
溧阳路藏札
从溧阳路1219号澹安公的居所到黄陂南路847弄天祥里的丁宅,先要从四川北路坐有轨电车到斜桥,再转一辆汽车。写信是老友间互通有无的重要联系。
一本牛皮纸面笔记本,水笔写就的蝇头小字,密密匝匝,是澹安公当年致亲朋的书信的草稿。1969年,5月15日,陆澹安致信丁慕琴,提及曾派遣“小孙”(陆康、陆大同)到丁府探望。17日,丁悚回信(即本文开头所录),答因为在澹安公来信中提到沈禹钟、徐碧波、胡亚光、平襟亚(秋翁)等诸多“同席旧友,正为私衷所念者,尤感高谊”。又因见陆大同长得非常像其父亲陆祖康,不禁想起当年陆祖康结婚时,作为长辈应邀参加喜宴,“醉饱而归”的情景,转眼已经过去20多年了。
这年,澹安公饱受肾病的困扰,丁公则18年前的肺结核复发,来势凶猛。所幸陆澹安的弟弟陆若严住在天祥里3号,是丁慕琴的邻居,曾受托帮丁公代领薪水,而陆康、陆大同两位孙辈,也时有上门探望,传达两边的情况。
10月10日。又三月未通音讯,但澹安公仍不时从弟弟陆若严、朋友陈子谦处讯问着老友的消息。这封信的调子尤为低沉忧伤,再次提及自己为肾病所累,只能“落寞居家,殊为苦闷”,另有一生挚友严独鹤孤独离世,“其家人遵遗命”,只通知了澹安公一人前往吊唁;又有“国贤(周瘦鹃)家属口述其噩耗”,明霞杳无音信也已过一年,老友凋零,“不胜今昔盛衰之感”。
10月21日,陆澹安又去信,他们惦念的老友,罹患肺癌的张静庐身体好转,同邀丁悚三日后与郑逸梅、胡亚光一起去陕西南路体育馆对面的美新酒家小酌。
是年12月,丁悚离世。
素年锦时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都市文化人才集聚。丁悚与陆澹安都曾是那段流金岁月中,长袖善舞的时代斜杠青年。
小丁悚三岁的陆澹安在新风潮下,和朱大可等创办《金钢钻报》,兼任哈瓦斯通讯社中文主笔。而丁悚沉迷于摄影的时候,陆澹安也被工业时代造就的影像魅力吸引。1924年秋,他辞去了民立中学的教职,加入了由上海大戏院经理曾焕堂创办的中华电影学校。同年,陆若严也在哥哥的介绍下,出演了大中华百合影业公司出品的电影《人心》,饰厂主余守礼一角。而后,陆若严先在电影公司任职,做过置景师、美术师等工作,后来进了文史馆。
中华电影学校是全中国第一家电影专科学校,开在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652号。陆澹安任教务主任之外负责编剧课,还有一众业内顶尖人士如严独鹤、洪深、陈寿荫、汪煦昌、卜万苍等分别教授影剧概论、电影原理、表演、电影摄影术、导演术等专业。
年轻时的澹安公,瘦长的脸,戴金丝边的眼镜,斯斯文文,风度翩翩。他小时候跟过老先生们学桐城派古文,曾参加“南社”“星社”等文学团体,并因此奠定了一生所好。
1923年陆澹安协助程小青主编《侦探世界》杂志,并连续发表系列侦探小说,其中所塑造的青年侦探李飞,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书生意气”和热情洋溢的“少年心性”。李飞身上多少也有着青年陆澹安自己的影子。郑逸梅曾说他“有智囊之称,朋友们遇到疑难不决之事,往往与之商酌”。
江南绅士
1926年,由英籍建筑师设计的“远东第一舞台”天蟾舞台开幕,南北名伶争相献艺,也奠定了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戏曲文化中心的地位。海派京剧成了一种文化娱乐产业,陆澹安很快也被吸引其中。那几年,他一手写着侦探小说,一手导演了黄玉麟主演的京剧《绿牡丹》《打渔杀家》等。
黄玉麟,艺名绿牡丹,风姿秀丽,意态妖媚。陆澹安特别赞赏他表演自然入情,无矫揉造作之态。黄玉麟则以另一种方式“投桃报李”,跟着陆澹安学书法,读诗文。陆澹安甚至为他发起“绿社”,征集绿牡丹剧照,还组织了一群文友来帮黄写戏评,汇编成了《绿牡丹集》。
1930年中秋节,为玉霜簃主人程砚秋到上海接风,同时,送欧碧馆主黄玉麟将去云南巡演,画家吴天翁在冠生园组了一个饭局,餐后,21人拍照留影,陆澹安、严独鹤、丁悚三人并立在第三排(见右图,后排左起),出席者横跨文学、美术、戏曲界等。而黄玉麟的这次巡演,策划者也是陆澹安,他甚至全程陪同,与黄玉麟夫妇取道香港,演出之外,访友游历,前后足足有八个月。
可惜,一两年后,黄玉麟沾染了鸦片恶习,嗓音和扮相立刻衰败了。此后,陆澹安将兴趣又转回自己作为苏州人从小喜欢的评弹上。他将张恨水的《啼笑因缘》改编成长篇弹词并出版;又将秦瘦鸥的小说《秋海棠》改编成了弹词,女艺人范雪君因此中一曲《恨不相逢未嫁时》而红遍苏浙沪,成为了当时的弹词皇后。陆澹安又创作了《满江红》《啼笑因缘续集》《安邦定国志》等10多部弹词剧本。
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前后,陆澹安埋首笔耕,潜心于学术研究及文史著述,对金石文学、先秦诸子之说以及戏曲、传奇都有所研究。他凭借一人之力,编就《小说词语汇释》和《戏曲词语汇释》两部大词典。他喜考据,涉及金石碑版、文史戏曲,写了《隶释隶续补正》《汉碑通假异体例解》《古剧备检》《水浒研究》等多种学术著作。
1980年3月27日,陆澹安在溧阳路家中,失足摔下楼梯,不治离世。 (摘自3月19日《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