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母亲钟复光

早期妇女运动的领导人

作家文摘 2023年04月04日 ·庞国翔·

1927年武汉黄埔军校,钟复光与施存统

童年施光南与父母

  她是我国早期妇女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丈夫施存统是我国早期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学生运动和青年运动的著名领袖,她就是“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母亲——钟复光(1903-1992)。

  开展“择师运动”

  1903年,钟复光出生在江津仁沱场龙门山麓的一个叫王家湾的山村。钟家祖上是地主,但到了她父亲这代就衰败了。钟复光八岁时父亲过世。

  1919年,16岁的钟复光考入重庆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这是所公费学校,不要学费,还供给膳宿,她非常珍惜这个学习机会。

  校长邓梦修是个非常保守封建的人,他要求学生将来做一个三从四德的女人,学习的内容多是汉代班昭的《女诫》《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四本书。“五四”浪潮卷来,这些青春少女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联合,冲出课堂,走上街头,发传单,作演讲。从小就胆大泼辣又心细的钟复光,不顾及别人的讥笑和白眼,每次宣传都走在前面,带头喊口号,带头剪辫子,她从同学处借来《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阅读……她被选为学校学生自治会会长和川东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她组织宣传队开展爱国宣传,办起了平民夜校,又被推选为校长。

  就在这时,川东教育界知名进步人士陈愚生等举办了一次“夏令讲学会”。18岁的钟复光参加了这次学习,在这里,她认识了邓中夏、王德熙等前辈。她与邓中夏接触最多,邓中夏鼓励大家回校“闹革命”。

  钟复光首先组织召开学生自治大会,决定开展“择师运动”,提出了“撤换封建校长邓梦修”“取消歧视妇女的教育方针”等口号。代表们向川东道尹请愿,同时进行罢课。道尹公署害怕学潮扩大后无法收场,只好下令撤销邓梦修校长的职务,由学监胡鹤珍任校长。这等于“换汤不换药”,大家仍不满意。道尹公署只得收回成命,但玩了一个新花招,派一个叫伍新言的委员来主持校务。但同学们坚持要求换一个有新思想、有办学经验的人。

  大家认为蒙材不仅思想开通,而且有较强的办学能力。道尹公署死活不肯,双方进入僵持阶段。大家商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到1922年初,蒙材成终被推上校长的位置。

  就读上海大学期间

  1923年初,钟复光和七个同学辗转到了北京。之后,她经邓中夏介绍,南下到上海,考入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的前身是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大学。当时教学楼还在改造,她被安排住在兴业里1号向警予家。

  钟复光读的是社会系,系主任瞿秋白。系里很多教授都是革命前辈和德高望重的人士,如张太雷、蒋光慈、施存统、李季、李达、周建人、蔡和森、萧楚女、恽代英等。

  就读上海大学期间,钟复光是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后来,她搬到淡水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与萧楚女做邻居。邓中夏和恽代英每天来这里办公,编辑出版《中国青年》,钟复光做些编务工作。

  1924年秋,向警予交给钟复光一个任务:牵头组建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钟复光在她的领导下,联络了一些妇女界的同志进行活动,起草了相关文件和宣传资料,工作非常出色。这年,经向警予和邓中夏介绍,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北京开展工作

  1925年,钟复光、向警予、刘清扬等被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选为出席全国国民会议的代表,到北京参加国民会议。向警予因工作脱不开身,钟复光和刘清扬先行抵达。

  当时刘清扬已有身孕,对外联系主要靠钟复光。钟复光首先找到当地的党组织,交介绍信时遇上四川老乡赵世炎。三八妇女节这天,赵世炎把她带到苏联大使馆参加活动,她第一次见到了李大钊。

  同年3月12日,孙中山因肝癌逝世于北京。北京党组织随即指示她参加孙中山治丧委员会的工作,与邓颖超等四位同志一起接待前来吊唁的外国友人。治丧活动结束后,向大姐发来指示,要求她们趁全国各地的妇女代表都在北京的机会,成立中国妇女界联合会。经过20多天的努力,中国妇女界联合会正式宣告成立,钟复光被公推为临时主席。

  钟复光回到上海,向大姐又指示她立即找其他同志,组建上海妇女界联合会。6月5日,上海妇女界联合会成立。

  “复光复亮”

  1925年5月30日, “五卅惨案”发生当晚,钟复光同工人们一起来到南京路示威游行。当局出动军警镇压,同班的四川老乡何秉彝当场牺牲。大家义愤填膺,第二天仍进行示威游行。这天,钟复光和散发传单的四位女同学被抓进捕房,她并没有被吓倒,反而质问为什么抓人。由于不断斗争,她们晚上就被释放。

  之后,钟复光接到全国学联总会的通知,要她到内地学校、工厂进行革命宣传。她成为“长江路”的代表之一,带着传单,沿长江上溯,到各城市组织群众集会,宣传革命。

  这时,施存统闯进了钟复光的感情世界。施存统,中国青年运动早期领袖、团中央第一届总书记,也是钟复光最为敬重的老师。

  当时施存统刚经历婚变,两人也由相识到相恋。施存统为表达情意,将名字改为“施复亮”。曾经,钟复光与他探讨“如何创造自己、如何有益社会”的问题,施存统专门刻了一枚“复光复亮”的图章进行回答,并作了一首打油诗:“复光复亮,宗旨一样,携手并肩,还怕哪桩?”1926年春,两人结为夫妻。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立后,于1926年破天荒开办了女生队。钟复光和彭漪兰等人一起,被委任为女生队指导员。

  1940年初,钟复光与施存统回到重庆。8月22日,她生下第三个孩子,即施光南。

  新中国成立后,钟复光历任北京经济学院图书馆主任、劳动学院副秘书长、北京经济学院院长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摘自3月23日《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