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猫村”
俄罗斯名城圣彼得堡被称为“爱猫者的天堂”,整座城市可算是一座大型的“猫村”。有意思的是,这里的猫艺术气息十足,它们有的住在宫殿里,每年还能“办画展”。
冬宫是圣彼得堡最有名的猫聚集地之一。为清除鼠患,这里的猫已经守卫这座宫殿数百年,而且这些猫卫士还是有“编制”的。不上岗的时候,它们住在冬宫的地下室里。人们还将每年4月6日设定为“猫卫士日”。
这些猫卫士们即使“退休”了,也能“老有所养”。一位曾经在冬宫工作多年的爱猫人士创建了一座专属于猫的博物馆——“猫共和国”,许多从冬宫“退休”的猫卫士,如果没有被人领养的话,就会来到这座博物馆安度晚年。
圣彼得堡有一批独具特色的猫雕像,它们讲述着城市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故事。最有名的是“博学猫”的雕像,这只猫被金色的链子拴在树上,正在聚精会神“阅读”一本书,书上刻有一行字——“幸福就是你所在的地方”。博学猫出自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一首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在圣彼得堡的卡诺涅尔斯基岛(意为“猫岛”),还有一座标志性的“艺术家猫”雕像(见左图),这只猫头戴方格鸭舌帽,围着丝巾,表情忧郁,双手插在裤兜里,典型一位酷酷的艺术家形象。
被称为“科学猫”的是位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园内的一座猫纪念碑上的猫雕像,这是为了纪念那些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的实验猫。旁边还有萧伯纳的话:
只有懂猫,一个人才算得上是文明人。
荷兰“猫船”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附近的运河上有一艘特别的船,周围用铁丝网围起来,而且在此地停了50多年。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猫船”(见中图)。
猫船的故事要从1966年当地女士韦尔德收留她生命中的第一只流浪猫说起。很快,韦尔德自己收留以及别人送来的流浪猫在她的家中就住不下了,于是在1968年,住在运河边的她买了一艘旧船,将船体内部进行改造后作为猫的收容所,这就是第一代猫船。3年后,残破的第一代猫船退役,换成第二代猫船。但第二代也只坚持了8年,1979年才有了现在人们看到的猫船的样子。2001年至2002年,猫船进行了全面的检修保养,部分结构进行了翻新和装修。
作为流浪猫的收容所和救助站,猫船曾经无证经营多年。从猫船建成开始,就有热心的爱猫人士作为志愿者前来帮助韦尔德女士。但从一开始,也同样有市民投诉猫船,理由是噪音扰民、猫毛污染环境等。1980年时,阿姆斯特丹市政当局就曾打算取缔猫船,但遭到众多志愿者和爱猫人士的反对。其后,又经多次博弈,猫船依然坚强挺立着。直到猫船设立50周年的时候,才正式获得政府许可。
希腊“猫岛”
几年前,纪录片《锡罗斯岛的猫》引起世人对于这座小岛以及岛上猫咪的关注。
这座面积8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位于雅典东南方约150公里的海上,岛上只有2万多名居民,却曾有数千只流浪猫(见右图)。纪录片中记载了一对英国夫妇来到锡罗斯岛度假时,对境遇可怜的猫咪充满同情,于是卖掉了英国的房子,搬到了锡罗斯岛,他们建立猫咪避难所,拯救并收留流浪猫。但坐吃山空以及不断增长的猫的数量还是让他们很快入不敷出并最终破产。好在后来逐渐有些爱猫人士的捐款,慢慢撑起了这家位于海岛上的猫咪收容所。
2018年,锡罗斯岛在全球招募“铲屎官”。据报道,当年居然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7万人应聘。 (摘自2月23日《环球时报》 万宁 晓言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