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夏与余飞:

工运史上的“红与黑”

作家文摘 2023年05月05日 ·关明·

邓中夏(中)与省港大罢工纠察委员会委员们合影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涌现出许多英烈,也出现许多偏航者、背叛者。这样的事例多不胜举,如罗亦农与袁达时,邓中夏与余飞,都是这样龙蛇分野、炭冰不容,构成了工运史上的“红与黑”。

  早年同途

  邓中夏(1894-1933),字仲澥,湖南宜章人。1915年考入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当时杨昌济在此兼职教书,邓中夏与好友蔡和森常到杨家,在杨家结识了青年毛泽东,成为好友。1917年邓中夏考入北京大学国文门(中文系),结识在北大任教的李大钊。

  1920年3月,邓中夏参加李大钊组织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年夏天,他大学毕业,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继续学习,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筹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以及到长辛店等地发展工人组织等革命运动上。1920年10月,邓中夏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建党初期58名“种子”党员之一。

  1921年7月,他到上海参加了中共一大的筹备,开会前夕离开上海到重庆从事革命活动,未能参加这次开天辟地的盛会。一大之后,他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工作,1922年书记部北迁,他担任总部主任。1922年5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邓中夏牵头提出了“全国总工会组织原则决议案”等议案。这一时期,他还积极创办各类工人杂志和报纸,他主编的《劳动音》《先驱》风行一时。

  在邓中夏领导北方工人运动时,余飞也在上海成为工人运动积极分子。余飞(1902-1956),又名余茂怀、俞飞、余慕怀,安徽黟县人。电车工人出身,在上海法商电车公司工作。1923年“二七”惨案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被迫迁回上海。邓中夏也转移到上海,任上海大学总务长。这一年,在上海的余飞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工运最低潮时入党,可见他当年很有真诚的革命追求的。这一时期,邓中夏在上海小沙渡办工人夜校,随后又成立沪西工人俱乐部。余飞在法电从事工人运动,两人的工作轨迹开始有了交集。

  1925年5月,邓中夏参加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并担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紧接着,“五卅”运动爆发,全国总工会发动省港大罢工,响应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邓中夏在广州领导省港大罢工,厥功甚伟。这一时期,余飞也进入高光时刻,他积极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任上海法电支部书记,1927年参与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按他自己的说法,每一次都“冲在前头”。

  龙蛇分野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共产党奋起反抗,邓中夏参与了筹备南昌起义;8月中旬担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1928年2月,前往莫斯科筹备中共六大,在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会后留驻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

  1927年7月,余飞任武汉江岸区委书记,1928年任湖北省委常委。不久到苏联参加中共六大。当时共产国际片面强调党的工人成分,余飞因工人出身当选为中央委员,地位高过邓中夏。后任中共驻国际代表兼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成为邓中夏同事。

  1930年7月,邓中夏从苏联回国,任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红二军团政委兼前敌委员会书记,同贺龙、周逸群一起领导武装斗争。余飞亦于1930年回国,留在中央任总行委委员,1931年任全国总工会代理委员长。

  时隔不久,他们都受到王明宗派集团排挤,1931年3月,邓中夏被撤职,前往上海听候处理。到上海后没有给他安排工作,也无经济援助。全家生计靠妻子李瑛到纱厂做工。

  这时余飞也不得志,他不服气,追随罗章龙反对王明操纵的六届四中全会,成立中央“非委”——这就成了分裂行为,因此被开除党籍。1932年,邓中夏被安排了个“闲差”,担任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而余飞则于这年9月在安庆被捕,由于党内斗争的积怨,他被捕后当即叛变,向国民党特务机关招供了自己的身份,还出卖了党组织和同志。

  他在《自首书》中提到邓中夏,并为他鸣不平:

  邓中夏过去是中委兼宣传部长,算他是犯了错误,但他已具有悔过书,为什么还要调他浦东区委宣传部任发行干事作跑腿工作?为什么他接受了小小的干事,还要骂他工作不努力,或故意命他起草小小宣传纲要而故意加以东涂西改,以羞辱他?

  1933年5月15日,邓中夏由于叛徒出卖,在法租界被捕,后被引渡解往南京。敌人为劝降邓中夏,派余飞来“做工作”。余飞对邓中夏深表“同情”地说,你是党内的老同志,现在被莫斯科回来的小辈欺负,我们都为你不平——他忘了自己也是从莫斯科回来的。邓中夏轻蔑地回答:“这是我们党内的事,你有什么权利过问?”一句“我们党内”,说得余飞哑口无言。在此期间,余飞还试图劝自己的妻子陈修良投降,同样遭到唾弃。

  慷慨赴义与变节求生

  为了让邓中夏屈服,敌人对他使用了种种酷刑,均以失败告终。1933年9月21日黎明,邓中夏从容穿好衣服,大步走向刑场。临刑前,宪兵问:“你还有话说吗?”邓中夏说:

  对你们当兵的人,我有一句话说,请你们睡到半夜三更时好好想一想,杀死了为工农谋福利的人,对你们自己有什么好处?

  临刑还要进行革命宣传,敌人害怕了,命令立即开枪。邓中夏死时年仅39岁。

  余飞叛变后,中华苏维埃政府对其发出通缉令。为了保命,余飞淡出江湖,后来经历不得其详。据一份“国民党安徽籍将领”资料称,余茂怀1933年在南京加入国民党,1934年任南京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组长、书记,1937年任国民党军委会别动队少将司令。1947年2月任安徽省广德县县长,同年10月因腿部摔伤而离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余飞被发现藏在上海的一家私营制胶厂工作,随即被捕,1956年3月死于狱中。  (摘自《工会信息》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