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中国 一书一世界

人生长河里的一束光

作家文摘 2023年05月05日 ·王风英·

  一

  在我人生的长河里,有一束光时常照耀着我,让我温暖,给我方向,那便是书。

  很庆幸,这一生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俗世的繁忙里,让我深深懂得了,世上万物,皆属身外,唯有书能点入肌肤,融入骨,让我们耳聪目明,志存高远。从余华的《活着》到雨果的《悲惨世界》,从《静静的顿河》到《战争与和平》,从三毛到张爱玲,从狄更斯到巴尔扎克……读书,让我懂得了生活的意义,体味了做人的真谛,感受了那些正直、勇敢、坚韧的美好品质。

  庸常繁冗的日子里,没有什么比拿一本书伏案阅读更惬意的了。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在不同的季节里读书,在四季里读书,别有一番风味,不同时期作家的心声,可以从不同季节的深处里走来。

  二

  在春天里读书,就像在读一个五彩的春天。此时正是阳光明媚,花开叶茂之时,不妨寻一处绿草席地而坐,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吮吸着醉人的花香,轻轻地翻阅那些书本,优美的文字便如盛开的春花一般,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让人不觉恍然。

  《春天责备》是诗人、歌者周云蓬的一部诗文集。虽然作家是个盲人,但他的诗句色彩鲜明,很有画面感。他的散文于平静中有着激荡人心的力量,让人振奋。他的文字包含着对人生的大爱,让人心生感动。读周云蓬的《春天责备》,如同给我们送来了一缕春风,吹暖了我们的心灵。

  在春天里读书,内心会充满思索的灵动。窗外,一股股清新的空气不时地扑面而来。刹那间,心就像进入纯净的宇宙之中,开始在空阔与辽远间自在遨游。在春天里读书,可以屏弃浮躁,从中体验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场面,观赏到美不胜收的风景。

  三

  在夏天里读书,我更喜欢在幽静的夏夜读书。退去一天的喧嚣与浮躁,夏日的夜,变得静谧而妩媚。推开窗子,让晚风轻轻地吹入,散尽室内所有的沉闷,将月光轻柔地带进屋子里。掬一把新鲜的空气,放一张宁静而舒缓的唱片,心中瞬间空明得像一片寂静的幽谷。

  这样诗情画意的夜晚,最适宜静心阅读。拧亮一盏柔色的台灯,手捧一本喜爱的书,随着指尖轻轻地触摸页卷,那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心灵的归宿,更是一种抵达心灵深处的另一番意境。

  翻阅三毛的作品集,心总是在夏夜里驰骋,仿佛跟随着三毛一起来到撒哈拉沙漠,哪怕顶着55度的高温,哪怕忍受着沙漠的孤独和寂寞,哪怕迎着一场场的沙尘暴,哪怕过着清贫的日子,我依然愿意跟随三毛的足迹,去到那种艰苦的岁月里历练自己。在这静谧的夏夜,就这样喜欢三毛,深爱着三毛,一任泪水的滑落,只为深深思念着那个潇洒而率性的女子。

  在这静谧的夏夜,细读作者每一篇散文,如汩汩溪流在心中流淌,如缕缕清风扑面而来。

  四

  在秋天里读书,我则喜欢在秋雨潇潇的天气里读书。没有春雨的清丽,没有夏雨的澎湃,秋雨则像个婉约的女子,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向我们走来。

  侧耳细听,沙沙的秋雨叮叮当当、缠缠绵绵、淅淅沥沥,宛若在听优美的乐曲。潇潇的秋雨,洗蓝了天,洗白了云,洗绿了树,洗青了草,也洗涤了几多纷扬的尘埃,湮没了几多都市的喧嚣,也给人的心灵带来了几许安然和静穆。

  这样的心情,这样的雨天,当然最适合读书了。泡一杯温热的花茶,从书柜里抽出一本精装的唐诗宋词,轻轻地吟诵着白居易的“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细细体味着个中的心绪,如同窗外的秋雨一样给秋天增加了无数韵味。

  在潇潇秋雨里读书,思绪像是一线接着一线的雨水绵延而悠长,留下清寂,让灵魂独饮。秋雨里读书,使人情趣盎然,怡然自得,淡泊宁静,远离尘嚣。一切因了秋雨的感召,读书变得那么安然和平静,就连书里的文字都跟着干净和灵动起来。

  五

  在冬天里读书,就像在读一个孤寂的冬天。尽管外面的世界寒风凛冽,北风呼啸,室内的我,却似乎与外界的喧嚣和寒冷无关,展开书卷,围炉而做,就那样专心致志地沉浸在书的世界。

  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的内心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却是那份无法言喻的温暖与动容。从书中,我不仅嗅到了那份浓浓的乡土气息,看到了那种朴实无华的平凡生活,更看到了一束光。这束人性的哲思之光,可以一直照射到每个人的心底,将我们的精神世界照亮。

  读著名作家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让我明白了人类所有的智慧都包含在这几个字里:“等待和希望”;读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让我对战争深恶痛绝;读雨果的《悲惨世界》,让我知道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读梭罗的《瓦尔登湖》,让我的心澄澈得如湖水一般明亮;读《红与黑》、读《双城记》、读《简·爱》、读《三个火枪手》……让我感受了在生命的每一次旅途中,如何懂得去爱,去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