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世界的“小妇人”艾伟德

作家文摘 2023年05月16日

晚年的艾伟德爱穿旗袍

《六福客栈》剧照

  1940年,一位英国女传教士在抗日战争中护送100余名中国孤儿辗转500多公里,从山西阳城将他们成功转移至陕西扶风孤儿院。1958年,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将她的事迹拍成了电影——《六福客栈》,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担任主演。这位伟大女性就是格蕾蒂斯·艾伟德。

  开“民宿”的中国迷

  1902年2月24日,艾伟德出生于英国伦敦北部的埃德蒙顿地区。因家庭经济困难,她辍了学,开始从事女仆工作。25岁时,她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关于中国的文章,对这个远在亚洲的文明古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老传教士珍妮·劳森即将退休,她希望艾伟德接替她的工作,于是,艾伟德用自己的储蓄在旅行社预订了一张到天津的火车票。

  1932年11月22日,历经了千辛万苦,艾伟德终于抵达山西阳城。因为阳城是座山中小城,教会的工作条件比艾伟德预想的还要差。劳森夫人和艾伟德在阳城县城东门外的大道旁租了一处民房。由于阳城物产丰富,每天都有运货的骡队来来往往。劳森夫人想将租来的民房改造成客栈,为南来北往的骡夫、客商提供食宿,以赚取一些收入,艾伟德连连称好。于是,由两个西方女性开办的“八福客栈”(电影改为“六福客栈”)在阳城开门迎客。

  渐渐地,干净整洁、饭菜可口、收费便宜的“八福客栈”在骡队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八福客栈”的生意越来越好,甚至有省外客商慕名而来。

  1932年底,劳森夫人因摔伤后伤势过重,医治无效去世。艾伟德经历了到中国后最难熬的一段时间。

  为救助难童倾注心血

  1935年,黄河发大水,百姓流离失所,举家逃荒。山西的受灾情况比周边省份稍轻,大量无家可归的难民涌入阳城、泽州、沁水等地。

  一天,艾伟德路遇一衣衫褴褛的妇人正在卖一个病弱的女孩。她心生怜悯,用9角钱将女孩买下,取名美恩。艾伟德将美恩视为家人,细心地为她清理溃烂的伤口,给她穿干净的衣服,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数月后,美恩从街上带回来一个小男孩,艾伟德为他起名“少少”(意为大家愿意为他少吃一口饭)。在村里巡视放足时,艾伟德又将5名被人贩子买卖的小女孩带回客栈照顾。她亲自为这些被缠足的女孩剪开裹脚布,清洗已经变形的双脚。在县长的帮助下,她通过司法程序,先后收养了40多名无家可归的孩子。随着收养的孩子越来越多,艾伟德特意请来一名教师,教孩子们文化知识。

  1938年春季以后,日军飞机数次轰炸阳城地区,导致大量难童出现,艾伟德又收留了60多名难童。此后,艾伟德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解决100多名难童的吃饭、穿衣和教育问题上来。

  日军轰炸和入侵阳城时,艾伟德将住所临时改造成了急救站。她带领收养的孩子们,给伤员包扎伤口,掩埋死者,照顾婴儿,给失去孩童的母亲以精神抚慰。

  转移难童的壮举

  抗日战争期间,艾伟德不顾教会的要求,一再发声谴责日军滥杀无辜的罪行。当中国军队驻扎在阳城附近时,艾伟德曾多次到军营看望士兵,并以外国传教士的身份为掩护,为中国军队搜集日军情报。

  1939年,正在进行春季“扫荡”的日军再次逼近阳城。由于艾伟德在《时代》周刊上痛斥日军暴行,并为中国军队搜集情报,日军到处张贴“捉拿‘小妇人艾伟德’”的悬赏公告。这迫使艾伟德做出了跋涉数百公里、转移难童的决定。主意拿定以后,她请县长帮忙筹措经费和粮食。县长敬佩艾伟德的为人,派了两人护送他们一程。

  1940年3月,艾伟德带领100多名孩子离开阳城,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旅途。队伍中最大的孩子13岁,最小的只有3岁。几个成年人用担挑着粮食和炊具,年龄大点的孩子背着铺盖卷和碗筷。遇到寺庙,就在那里住宿。进了太行山,一行人体力严重透支,只能互相搀扶着,拄着树枝,缓慢前进。

  他们继续赶路,到了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又一个难题摆在大家面前:列车停驶了。这就意味着,艾韦德一行必须翻越绵延400余里、海拔1903米的崤山。幸亏火车站站长派来两名士兵帮忙翻山。第二天傍晚,好不容易抵达陕西潼关,火车也停运了。正在艾伟德焦急之际,有人悄悄告诉她,第二天一早有一列运煤车开出。第二天黎明,几个年龄较大的孩子把小幼童们一个个悄悄地抱上煤车,安放在煤堆上。

  在整整27天之后,艾伟德终于一个不少地将孩子们带到了西安。此时西安已接纳了各地来的难童近3000人,没有能力接纳更多,只有陕西扶风孤儿院可以继续接收。于是,他们又乘坐了一天火车,终于到达了最终目的地——陕西扶风。

  她的遗体朝向中国

  1949年3月的一天,艾伟德从上海回到了阔别17年的故土。回到英国后,艾伟德将她在中国17年的经历写成了自传——《我的心在中国》。

  由于艾伟德为人低调,她在中国的事迹起初并不为人所知。直到《伦敦时事新闻报》的记者莱德伍德从艾伟德母亲那里了解到情况并报道后,才引起了其他媒体的广泛关注。1957年初,阿兰·伯吉斯根据艾伟德的自传和相关采访材料,写成了传记小说《小妇人》。此书一经出版,便成为了畅销书,后被多次重印。

  1970年1月3日,艾伟德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逝世,享年68岁。电影《六福客栈》中“小妇人”的扮演者英格丽·褒曼在艾伟德的住处待了近两小时。她抚摸着艾伟德的每一件遗物,拿着艾伟德身着中国服装的遗照,端详许久。艾伟德去世后,人们尊重她的意愿,将她的遗体朝向了中国所在的方向。

  (摘自《文史月刊》2023年第4期 林曙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