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守护房屋安全“顶梁柱”?

作家文摘 2023年05月16日

  近日,哈尔滨某居民楼租户私拆承重墙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据悉,相关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哈尔滨私拆承重墙事件并非个案。广州、杭州、武汉等地均出现因承重墙被砸造成破坏的现象。

  民法典明确规定: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建筑法也规定,涉及建筑主体或者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擅自施工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发现,私拆承重墙的原因多集中于改变房屋格局、增加使用空间或安装设备管道等。一位私营装饰公司老板说:“多数情况下,都是装修公司为满足业主获得更大使用空间而造成的结果。”

  记者调查发现,动迁安置小区、老旧小区因空间功能设计过时,不能满足业主时下新要求,成为承重墙非法拆除的“重灾区”。

  中建八局上海公司的一位结构工程师告诉记者,一旦承重墙被破坏,建筑物的承重能力将大幅降低,房屋风险大大增加,可能导致结构变形、墙体开裂、地面下沉等问题;甚至导致整个楼栋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近年来,因违法拆除承重墙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记者查阅多份法院判决文书发现,因野蛮装修私砸承重墙造成严重事故,不少业主方和施工方等相关责任人被处以三年以上刑期并附带经济赔偿,物业管理公司等也承担了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如在四川省一起判决中,主要施工方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房屋所有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总赔偿金额达33.6万元。

  多位建筑学专家表示,经历野蛮施工后,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很难完全复原。“承重墙被砸掉后,其余结构就要分担受力。即使将墙体复原,也不一定能恢复承重墙的作用。这就好比碗砸碎了粘起来,很难恢复如初。”一位建筑工程专家告诉记者。

  丁兴峰律师认为,要进一步落实对私拆承重墙行为的制裁,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赔偿制度,明确损失由谁来承担,让砸墙者充分了解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杰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建筑质量监测、检验、评定机制,加强对建筑工程及装修公司的全过程监管,细化并严格落实主要施工方的报备流程。

  多名受访者认为,物业管理公司需切实承担监督责任,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物业履职不力的提示和惩罚力度。   (摘自5月12日《济南日报》郑钧天文)